发布于:2022-03-18
原创

近 60% 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如何守住肝脏的第一道防线?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报告,肝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 3 位,死亡率高居第 2 位。作为人体的合成工厂,肝脏负责生产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也是人体的解毒工厂,分解酒精、药物等的有毒元素,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此重要的肝脏却是一个「哑巴器官」,在我国每年门诊发现的肝癌患者中,近 60% 已经进入中晚期。

由于肝脏本身的代偿功能强大,即使 60% 的部分损伤也不妨碍它兢兢业业地工作;且肝脏细胞没有末梢神经,在肝脏病变影响到外层薄膜前,都没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症状,因此肝脏疾病经常会被忽视,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近 60% 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如何守住肝脏的第一道防线?

如何避免自己经历网上所说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呢?今年「全国爱肝日」提出「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的宣传主题,正是希望通过呼吁大家重视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守住肝脏的第一道防线。嘉会医疗内科与外科共同联合,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建议:

注意食品卫生

首先需要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因为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素,它是我们肝脏致癌的重要元素之一;另外,现代生活中大家都爱吃的烧烤和生冷食物也应少吃,因为烤焦的食物会诱导肝脏产生一些肝脏的恶性肿瘤,而生鱼片、生虾、生蟹等食物里可能会有肝吸虫,容易引发甲肝和戊肝。

控制酒精和肥胖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嘉会医疗内科医师洪晟镇分享道,「如果继续高频应酬,千杯不醉,那可能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癌。长期酗酒的人肝癌的风险会增加至少 5 倍。」

此外,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 12.5%~35.4%,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无法自愈,癌症风险也显著提升,需要及时通过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注意饮酒等手段,来预防、降低肝炎甚至是肝癌发生的几率。

接种肝炎疫苗

我国肝癌大部分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90% 肝细胞癌的病例都合并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由肝炎发展到肝硬化,乃至肝癌。肝炎疫苗的接种能有效降低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降低肝癌发病率

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日常的肝脏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指数,只能看有没有发炎,无法查看有没有肝硬化、肿瘤等情况,想要更进一步了解肝脏健康情况,需要较为完整的肝病评估,包括血液检查的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肝炎、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和仪器检查中的 B 超/超声检查等筛查项目。

肝脏生病也有一些「求救信号」,可能会出现:疲倦乏力、胃口不佳、腹部胀痛、腹泻、尿色加深、黄疸、口干、水肿、肝掌等状况。但比起肝脏呼救后被动检查,高危人群还是应该每半年进行一次主动筛查,守住第一道防线。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现代医学科技的加持,越来越多的「肝脏占位」已经可以被发现,绝大多数的肝脏占位都属于良性疾病,无需过于恐慌,谈「瘤」色变。

嘉会医疗外科主任李俊医生分享道:「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肝腺瘤是最常见的 3 种占位,其中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不会发生恶变,不用手术切除。FNH 大多为单发,而且大小很少超过 5 cm。在极少情况下,FNH 因为快速增生而引起身体不适,就需要手术治疗了。而肝腺瘤虽然发生率低,但有恶变可能,特别是肿瘤直径>5 cm 时,有少部分患者会因为肿瘤增大或破裂出血,而出现腹痛症状,需进行手术治疗。」

有些肿瘤的治疗也会因性别而有所差异。比如说腺瘤或者咀嚼结晶增生,对于女性患者,如果与服用避孕药有关,在停药之后发现肿瘤变小了,那么这些肿瘤暂时不需要治疗。但是对于男性患者,如果在核磁共振明确是腺瘤的话必须警惕,因为这就是肝癌的前期病灶,需要到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

李俊主任同样提醒道,「肝细胞肝癌的 5 年生存率在 20% 左右,临床上早期的肝细胞肝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者局部治疗达到根治,一旦患者出现转移或者无法进行手术或局部治疗,其他治疗手段的效果并不乐观。」 所以,定期进行肝脏相关筛查检查依然是目前相对有效的手段,有助于尽早发现相关病症并得到及时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