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3-04
原创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病史摘要

病例一:男,52 岁,垂体瘤复查。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MR 平扫+增强:垂体窝增大,垂体左右侧不对称,鞍区略偏左侧见大小约 1.8 cmX1.7 cmX1.9 cm 的团块状不均匀稍长 T1、不均匀等 T2 及长 T2 信号,边缘清晰,垂体柄右偏,视交叉未见受压移位,左侧海绵窦稍受压,鞍区病灶边缘呈环状明显强化,其内轻度强化。

病例二:女,54 岁,发现垂体瘤一年余。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MR 平扫+增强:垂体窝增大,垂体左右侧不对称,鞍区略偏右侧见大小约 2.5 cmX2.1 cmX3.1 cm 的团块状不均匀等 T1、不均匀等 T2 及稍长 T2 信号,边缘清晰,垂体柄受压左偏,视交叉受压抬高,右侧海绵窦受压,局部突入蝶窦腔内,右侧颞叶轻度受压,鞍区病灶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其内见小片状低信号,垂体柄左偏。

病例三:男,58 岁,鞍区占位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MR 平扫+增强:垂体窝增大,鞍区及鞍上略偏左见大小约 4.4 cmX3.6 cmX3.0 cm 的团块状不均匀稍长 T1、稍长 T2 信号,其内见团状短 T1 短 T2 信号,边缘清晰,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抬高,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受压,局部突入蝶窦腔内,枕骨斜坡受压变形,左侧额叶底部及三脑室受压,鞍区及鞍上略偏左病灶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垂体柄显示不清。      

诊断:鞍区及鞍上略偏左占位,考虑侵袭性垂体瘤,其内伴出血。

以上三例肿瘤经手术证实均为垂体瘤,病灶位于鞍区及鞍上,部分垂体柄受压偏移,部分视交叉受压,信号、强化方式、形态、位置均符合垂体瘤表现。 

垂体瘤

1、概述

垂体(hypophysis)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蝶鞍垂体窝内,体积约 0.5 cm×1.0 cm×1.0 cm,重量约 0.5 g,妇女妊娠期可稍大,表面均被硬脑膜包绕。

腺垂体分泌 7 种激素:由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GH);由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由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由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PRL) 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所谓的神经垂体激素是指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 

2. 影像学表现

高尚病例:鞍区病变——垂体瘤

正常垂体 MRI 表现

1、高度:2-9 mm

2、冠位:基本对称、5% 垂体柄可偏移 3、上缘:平坦、凹陷、隆起(妊娠、青春期、月经期)4、信号:等信号 5、增强:均匀强化

垂体腺瘤

1、按大小分:大腺瘤和微腺瘤

2、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和癌

3、病理分类:H E 染色(过去)---嫌色、嗜酸、嗜碱、混合免疫组化(现在)---7 种

4、按部位分:远侧部垂体腺瘤和结节部垂体腺瘤

垂体大腺瘤

1、多呈椭圆,少数形态不规则或分叶

2、向鞍上发展 90%、向鞍下发展 26%、向鞍旁发展 40%3、腰身征 4、接近等信号 5、多数显著均匀强化,少数不均匀强化 6、可坏死、出血和囊变

垂体大腺瘤卒中

1、肿瘤压迫鞍隔开口处造成血供障碍导致肿瘤内梗死和出血

2、梗死区 T1 呈低信号,T2 呈高信号 3、出血区 T1 呈高信号 4、继发囊变呈脑脊液信号(偶尔可出现不同信号液平)5、坏死囊变周围呈环形强化

垂体大腺瘤 MRI 鉴别诊断

1、与其他表现为垂体腺增大的疾病鉴别(垂体脓肿、垂体腺良性增生、垂体腺炎、垂体转移等)

2、侵袭性大腺瘤累及鞍旁需要与鞍旁脑膜瘤累及鞍内区别 3、垂体大腺瘤出血坏死需要与 Rathke 囊肿区别

垂体微腺瘤

1、多位于垂体两侧

2、圆或卵圆形态

3、境界多较清楚

4、T1WI 低或等信号,T2WI 高或等信号

5、早期弱强化

垂体微腺瘤 MRI 鉴别诊断

1、T1 低 T2 高信号微腺瘤需要与蛋白稀少的 Rathke 囊肿区别

2、接近等信号微腺瘤需要与等信号 Rathke 囊肿区别

3、微腺瘤出血需要与 T1 高信号 Rathke 囊肿区别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