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16
原创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蛀牙不可怕,趁早来补上

近期 ,在网上看到有几位妈妈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上图中这位妈妈对于孩子生了蛀牙该不该给孩子补牙,跟亲戚产生了矛盾和隔阂。还好,妈妈坚持给孩子进行了补牙,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还是非常明智的。下图中对于孩子是否要补牙,很多宝妈也是一致的观点。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宝妈在孩子补牙问题上有很多疑问,甚至掉进了很多补牙的误区,成了坑娃的妈。
马上到开学季,孩子作为爸妈的心头肉,为了孩子的笑容更灿烂,牙齿出现问题了要趁早重视,该看还得看,该补还得补。

首先,对于很多宝妈或老一辈的疑问进行了下汇总:

疑问 1:

孩子从长出第一颗乳牙就开始刷牙,怎么还会长蛀牙?


疑问 2:

孩子有了蛀牙,但是又不痛,到底该不该及时修补?

疑问 3:

孩子迟早要换牙,现在去补牙岂不是既花冤枉钱、又让孩子白白受罪?

疑问 4:

出现了蛀牙,如果不补牙,会有什么后果?

疑问 5:

补牙是补什么?补牙机构那么多,我该怎么选择?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成年人牙齿出了问题,一痛起来都受不了,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孩子受罪,大人也跟着一起难受。在养娃的路上,家长都卯足了劲,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在最容易忽略的牙齿问题上,呼吁家长同样也不能放松,防微杜渐,为孩子成长的路上扫清牙齿的障碍。那对于家长们的疑惑,下面就一一解答。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儿童蛀牙的形成

很多妈妈会问:我家的孩子从长第一颗牙齿开始,我就开始给他清洁牙齿,等他自己会刷牙了,也天天都刷牙,怎么还会长蛀牙?

「蛀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俗称的「虫牙」或「龋齿」。儿童发生蛀牙有很多原因:

1、幼儿常见的是「奶瓶龋」。「孩子睡觉的时候总是哭闹,但是,喝完奶抱着奶瓶吮吸就能很容易睡着,为了让他尽快睡着,慢慢地就形成了这个习惯。」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因此,这种由婴儿睡觉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蛀牙,常见的是上排门牙靠近嘴唇面、牙齿与牙齿相邻面出现大面积龋坏,一旦出现龋齿,便无法自愈。「2~4 岁的孩子经常发生,严重时会出现龋坏部位脱落。」

2、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对于甜食和零食的抵抗力几乎为 0,说起甜食,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仅仅是糖果、巧克力等,实际上饼干、饮料、蛋糕等食品中的糖分也非常高,口腔细菌对其钟爱的糖分进行转化,排出酸性物质,长时间地慢慢地腐蚀牙齿,最终导致龋齿。

蛀牙不痛也要补

蛀牙不痛,就不用补,是一个严重的误区。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及时的补牙才能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展。

有了蛀牙,不一定产生疼痛,这也是很多家长忽视的原因。

蛀牙分为浅龋、中龋、深龋,因此。蛀牙如果发生在早期,犹如堤坝的一个蚂穴,通常是不被重视的。这个时候牙齿表面会出现小黑点, 牙釉质内没有神经末梢,不会出现疼痛。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早期不及时治疗,「蚂穴」就会慢慢扩大,龋洞当中的细菌,还会利用食物残渣分解产酸,刺激周围的牙齿硬组织,使其发生脱矿、有机质分解,使龋洞不断的加大、加深。

到了后期,当「蚂穴」无法控制时,也就是龋洞达到牙本质牙,本质里有牙本质小管,小管里有神经末梢,在进食冷、热、酸、甜的食物时候,就会出现酸痛不适或者短暂的尖锐疼痛。如果仍然不进行治疗,继续加大、加深,就可以波及牙髓腔,引起牙髓炎症,出现自发性的、阵发性的、剧烈的疼痛。

因此,在这里呼吁各位家长:
只要发现龋洞,不管大小、深浅、部位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龋齿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越早补越好哟!

换牙更要补牙

儿童口内出现了蛀牙之后,家长要尽早带儿童进行龋洞的治疗,否则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很多家长都不把孩子的蛀牙当回事,认为换牙了就好了。但其实儿童的乳牙的牙体组织没有恒牙的牙体组织坚硬,一旦发生龋坏,龋坏进展的就会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就会发展成为牙髓炎,会造成儿童的疼痛,影响进食。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如果牙髓炎还没有经过及时治疗,牙髓内的炎症就会顺着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的区域,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儿童乳牙下方是有恒牙的牙胚在发育,如果一旦乳牙出现了根尖周炎,就会使得继发的恒牙处在一个炎性的发育环境当中,这会造成恒牙牙齿发育的异常。

因此小孩患有了牙齿的疾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才不会对继发恒牙的发育造成影响。

蛀牙不补后果很严重

儿童蛀牙危害大,家长千万要当回事,爱孩子,就要守护他一生,别让蛀牙来伤害。

现在口腔医院儿童门诊经常能看到很多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小孩到医院治疗蛀牙,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出现了十几颗蛀牙,家长的疏忽和对补牙的误解,导致了孩子发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如果孩子有蛀牙不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以下影响:

1、如果出现蛀牙,尤其是乳前牙出现蛀牙,就会影响儿童的牙齿美观及发音,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2、儿童蛀牙比较严重的,有可能出现蛀牙的乳牙可作为病灶牙与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全身性疾病等有关。

3、乳牙是儿童重要的咀嚼器官,蛀牙会降低牙的咀嚼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

4、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如果乳牙因为蛀牙导致近远中径缩小或过早丧失,容易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异常、牙颌畸型等。

5、蛀牙产生后,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少,不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家长,都不会放任蛀牙对孩子的伤害。除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

补牙不复杂,机构要正规

补牙不复杂,恐惧是源于对补牙的不了解,补牙要选正规医疗机构。


很多家长对于补牙的过程不了解,也担心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因此明明知道龋齿的危害,但是还是对补牙很担心,其实这一流程很简单:

那个每天给孩子刷三次牙的妈妈,带孩子来补牙了.....

第一步:窝洞制备。补牙前需要先彻底清除窝洞中病变的感染组织,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窝洞制备。这是补牙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第二步:窝洞消毒。窝洞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消毒,根据龋齿病变的程度不同消毒的时间也不同,如初龋一般一次消毒就可以了,而深龋和中龋需要反复消毒 3-5 次。如果涉及到牙神经,就需要先进性根管治疗。

第三步:充填材料。把人工材料填充到清理后的窝洞里,雕刻外形,使填充外形不会超过超过咬合面高度。

第四步:补牙后处理。补牙后需进行抛光处理,目的是防止补牙材料着色,最后进行边缘打磨,使牙齿变得平滑。

最重要的是后期要注意口腔卫生护理,每天清洗牙齿时注意清理补牙处,避免龋齿再次发生,填充物和真牙一样也会有磨损,出现问题要及时复诊。

另外,儿童补牙多选择硬度较低的材料,临床上多根据小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由于小儿牙齿咬合力量弱、硬度比成人小,补牙材料的硬度不需要太高,故多选择儿童专用材料。例如粘结性较强的复合树脂充填龋洞,可明显改善美观程度。

2022 年让我们一起致力于打造健康口腔,让孩子的笑容更灿烂,愿儿童的世界没有蛀牙。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