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0-18
原创

疼痛是疾病信号 别一味做「忍者」

头痛、颈椎痛、腰痛、腿脚痛……10 月 11 日是世界镇痛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超过七成患者有忍痛硬「扛」经历,就医时病情已较重。专家表示,疼痛是一种病,急性期如果未及时诊治,可能会拖成慢性疼痛,影响睡眠、情绪甚至生活。

头痛、颈椎痛、腰痛、腿脚痛……10 月 11 日是世界镇痛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超过七成患者有忍痛硬「扛」经历,就医时病情已较重。专家表示,疼痛是一种病,急性期如果未及时诊治,可能会拖成慢性疼痛,影响睡眠、情绪甚至生活。

面对疼痛:七成患者有「忍痛史」

11 日上午,医院疼痛科门诊的休息座椅上有不少候诊患者,他们的表情、动作各异,有的揉捏手臂,有的拍打头部,有的走路跛行。

他们都有面对疼痛当「忍者」的经历:

  • 57 岁,李女士,坐久了缺少活动颈椎出问题了,刚开始只是一边的手臂隐隐的疼还能忍着,现在两边的肩背都痛,手臂往上抬一点就痛得受不了……试过用毛巾热敷、贴膏药等方法,开始能止痛一阵子,后来也不管用了,而且发展成两侧的手臂活动受限,晚上睡觉时痛得更厉害,实在无法忍受才来就诊。
  • 72 岁的向大爷,半年前出现左臂肘关节处疼痛,忍了一段时间后在当地诊所做封闭治疗。10 多天前,疼痛加剧,已无法拧毛巾,而且不敢碰触左肘关节处。

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任中国介绍,疼痛科门诊每月接诊的各类疼痛患者,原因多与不良坐姿和缺乏锻炼、关节和肌肉的重复承受压力、年龄的增长及工作等有关;其中,超过七成的患者有忍痛硬「扛」的经历,前来就诊时病情已较重。

医生提醒:疼痛久拖不治易成大病

许多患者忍痛后往往引起较重后果。任中国认为,出现疼痛还是要及时就医,及时找出疼痛原因对症治疗,发作初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疼痛是有记忆的,拖得越久越难治,还可能引起神经病变,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

「很多人出现疼痛后会认为疼痛不是病,忍一忍就好了;有些老人甚至认为疼痛是年纪大了身体退化出现的,常自行忍耐。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任中国介绍,疼痛其实是身体有问题的一种警示,是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必须要加以重视。中等以上疼痛对大脑、精神与血管的剧烈刺激会影响睡眠和行动,引起精神抑郁、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胃肠功能紊乱继而出现心梗、脑梗等重症,甚至自理能力丧失。因此,出现疼痛要尽快就医,查明原因,尽早治疗,防止久拖不治成大病。

疼痛是病:切记远离「四大误区」

「疼痛本来就是一种病,也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未引起重视,疼痛未能得到有效和及时控制,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出现疼痛症状时,不管能不能忍都别忍着。」任中国表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对于疼痛最常见的误区有:

疼痛能忍则忍。对于尚能忍受的疼痛抱着「能忍且忍」的态度。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受损的主要信号,是一种保护性信号,应引起关注。一旦发生疼痛应及时就医,无须一忍再忍,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不管用什么方法,先止了痛再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法同样是错误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自身规律,必要的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达到长期完善的镇痛目标。反之,盲目错误用药容易掩盖症状而导致延误病情,甚至发生严重后果。

止痛药吃多了会成瘾。谈起止痛药,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起药物的成瘾性。事实上,并非所有止痛药物都会令人成瘾。只有麻醉性止痛药、安眠药等含有致瘾成分的药物才会让人对它「恋恋不舍」。即使临床需要使用上述药品,只要遵医嘱正确用药,完全可以避免药物依赖的发生。

按摩止痛。非劳损性的腰腿疼进行按摩有可能造成损伤。疼痛如果是肌肉劳损性、慢性劳损性的,建议要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分清疾病类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