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2-25
原创

年轻人出现视力下降,近视?并不一定

29 岁的范某在 2 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左眼看东西有点模糊,眼睛也不疼,起初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发展,情况并未好转,于是来到家附近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挂号检查。右眼视力为 1.0,左眼视力

29 岁的范某在 2 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左眼看东西有点模糊,眼睛也不疼,起初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发展,情况并未好转,于是来到家附近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挂号检查。

右眼视力为 1.0,左眼视力为 0.2,双眼外眼形态正常、眼压正常,但眼底检查发现左眼黄斑区出现裂孔,OCT 检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最后确诊为「左眼特发性黄斑裂孔」。入院后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为其实施了左眼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内界膜撕除术,现恢复良好。

那么,什么是「特发性黄斑裂孔」呢?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黄斑这个结构,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区域称为黄斑,因此区富含叶黄素使其外观色略黄而得名,此区视网膜由内层的神经上皮和外层的色素上皮组成。一旦黄斑发生病变,可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扭曲变形等临床表现。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中心全层神经上皮缺失。特发性黄斑裂孔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MH) 则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而自行出现的黄斑裂孔,常见于 55 岁及以上人群,大多为女性,据估计,IMH 的患病率为 0.2%~0.8%。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疑问,不是说 IMH 常见于老年人吗,上面病例中的患者才 29 岁,不属于老年人的范畴,怎么也会出现这个病呢? 

IMH 常见于老年人群,40 岁以下青年人较少患此病,但「较少」不代表「不会」,年轻人也应警惕 IMH 的发生。关于 IMH 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病理性玻璃体牵拉黄斑处视网膜所致。

IMH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中心视野有黑影或暗点等临床表现,随着黄斑裂孔的进展,还可引起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的发生。OCT 及眼底检查可对此进行确诊。

IMH 在临床上通常被分为四期

I 期:黄斑中心凹轮廓变浅或消失;

II 期:黄斑裂孔形成,直径<400 微米,伴有盖膜;

III 期:黄斑裂孔形成 , 直径≥400 微米,盖膜游离或未见盖膜 , 伴不同程度裂孔周围囊样水肿;

IV 期:裂孔完全形成,直径>400 微米,周围视网膜水肿,合并玻璃体后脱离。

IMH 一旦发生,对视力损害较严重,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裂孔会逐渐变大,最终引起视网膜脱离。1988 年 Gass 在观察了大量临床病例后,提出设想:玻璃体切线方向的牵引力是发生 IMH 的原因,推测采用玻璃体切割术除去玻璃体后皮质,可能有益于裂孔的封闭。

后来,手术医生的具体实践以及 OCT 的出现证实了这一设想完全正确。目前,对于 IMH 多采用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术后黄斑裂孔的闭合率达 91%-98%,术后视力 0.5。接受手术的患者通常在术后 1-2 天应接受检查,并在术后约 1-2 周再次接受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OCT。

研究证实,症状持续时间越短,治疗越早,黄斑裂孔的闭合率越高,术后视力恢复越好。因此,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中心发黑时,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诊治,将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