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12-14
原创

我们为什么要打疫苗?

疫苗是对抗疾病非常有力的武器。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疫苗的研发动态和信息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疫苗不像大多数治疗药物用于已经生病的患者,它接种的对象大多是健康人。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历来备受重视。另外

疫苗是对抗疾病非常有力的武器。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疫苗的研发动态和信息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疫苗不像大多数治疗药物用于已经生病的患者,它接种的对象大多是健康人。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历来备受重视。

另外,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发展及接种人群的普及,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在稳步下降,自然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就会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进一步讲疫苗不良反应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疫苗是怎么起作用的。

疫苗作用原理

简单来说,疫苗的作用原理就是:

主动模拟一次轻微的感染,通过这次「演习」让机体的免疫系统记住「敌人」的样子并学习作战的过程,同时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特定的「敌人」。

当真的「敌人」入侵时,机体免疫系统就会快速识别并做出反应,将「敌人」扼杀在摇篮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机体调动免疫系统产生「保护伞」——记忆细胞和抗体通常需要 1~2 周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要打疫苗?
绘: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 米菲

在这个机体对「敌人」产生应答反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发烧,就是我们常说的疫苗不良反应的表现。

就像所有的药物都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只有保护作用而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的「完美」疫苗也并不存在。

对于人体,疫苗毕竟是异物,在诱导免疫系统对特定疾病产生「保护伞」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

有少数受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对症处理,如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硬结,或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疫苗相关不良反应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都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是和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

一般反应

上面提到的这些可自愈或仅需对症处理的反应,都是由疫苗本身的固有特性引起的一过性反应,称为一般反应。

比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 1~2 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反应,但绝大多数都为轻度发热,1~2 天会自行缓解,无需处理。

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这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

近几年,我国每年疫苗的预防接种大约 10 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2018 年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显示,总报告发生率为 2.94/10 万剂次,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期发生率范围内。

异常反应报告较多的疫苗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异常反应的表现报告最多的是过敏性皮疹,其次为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血管性水肿。

不一定和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概念——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写为 AEFI,指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这些反应并不一定和疫苗的使用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也属于 AEFI,但都不是疫苗本身引起的。

偶合症

偶合症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北京市朝阳区 2011~2018 年收集的 AEFI 中,有 12.58% 属于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的反应。

因此,我们平时需要注意,一些新闻报道的疫苗不良事件不一定都是疫苗引起的,有可能是偶合症,不要因此对疫苗产生盲目的恐慌。

我们为什么要打疫苗?
绘: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 米菲

比如日本的宫颈癌疫苗(简写为 HPV)事件,有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事件,比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其和疫苗的因果关系并没有确定。

HPV 疫苗可预防多种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感染和病变,对宫颈癌有确切的预防作用,适龄接种 HPV 疫苗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安全性良好。

今年 9 月阿斯利康公司的新冠疫苗事件,其中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判断(因果关系的确定多数情况下比较困难,尤其是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更难研究),目前也不能完全排除偶合症。

另外,即使是与疫苗相关的,这些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常非常非常低。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脊灰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首剂次为 1/75 万剂次,后续剂次 1/510 万剂次。

所以在做理性决策时,我们需要分析数据,权衡利弊,客观评价这些不良事件。

疫苗分类

每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和疫苗的种类及特性有关。总的来说,疫苗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我们为什么要打疫苗?
绘: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 米菲

减毒活疫苗,是毒力经过处理被减弱的病毒或细菌,虽然它进入人体后仍然可以少量复制——即产生子代的病毒或细菌,但免疫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

活疫苗和真实世界的「敌人」最相似,是「调教」免疫系统最好的老师。

犹如一片叶子的正反面,一方面活疫苗能充分地诱导人体免疫应答,产生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减毒活疫苗有很小的几率会引起感染。

适用范围及不良反应: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受种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受种者可能没有足够的自身免疫力来清除病原,因此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同时它引起的不良反应也相对常见,比如麻腮风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水痘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我们为什么要打疫苗?
绘: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科 米菲

灭活疫苗,顾名思义即「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采用加热或化学试剂将其灭活。

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没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所以不会致病,不良反应也相对少见,但同时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弱于减毒活疫苗,所以灭活疫苗通常都需要多次接种来加强免疫应答。

常见的灭活疫苗种类:

灭活疫苗可以是由整个细菌或病毒组成的全细胞疫苗,比如狂犬疫苗就是全病毒疫苗;

也可以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的裂解疫苗,比如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或者进一步纯化得到的亚单位疫苗;

还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病毒样颗粒制成,如 HPV 疫苗。

了解和处理疫苗不良反应

1 医生问诊

首先,需要如实告知医生您或孩子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过敏史等背景信息,以核查是否属于某种疫苗接种的禁忌症,这是保障我们安全的前提。

2 接种须知

其次,接种疫苗前都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一般都会说明此次接种的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做知情同意的时候一般也会预先告知。

预先了解该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和通常发生的时间,有助于减少发生不良反应后的焦虑并从容应对。

比如麻腮风减毒活疫苗,一般接种疫苗 24 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 2~3 天内自行消失;接种后 1~2 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多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 1~2 天后可自行缓解。

皮疹一般于接种后 6~12 天出现,出疹时间一般不超过 2 天,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3 接种后观察 30 分钟

接种完疫苗均需在医疗机构观察 30 分钟,主要是观察是否有严重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通常在疫苗接种后 5~30 分钟内发生,比如过敏性休克。

发生过敏性休克非常危险,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及时实施抢救措施,所以疫苗接种场所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也提醒我们在接种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要擅自离开观察区,避免意外发生。

4 处理不良反应

接种部位的局部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乏力等。这些「一般反应」通常比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

对于孩子,一般如果体温超过 38.5 摄氏度,可以给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症退烧。儿童用法用量请参见下面链接文章。

如果症状持续不改善或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需及时联系接种机构进行专业咨询和处理,如果发生其他不适,也应及时向接种人员咨询和报告。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