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7-27
原创

好医友年中盘点:肺癌免疫疗法持续发力,前浪未已后浪又起!

肺癌是全球「第一癌症杀手」。近年来,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问世,给肺癌患者带来了良好的临床获益。

肺癌是全球「第一癌症杀手」。近年来,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问世,给肺癌患者带来了良好的临床获益。

目前,相比于其他癌种来说,针对肺癌的靶向药还是较多的。一般,如果有相应位点的基因改变,首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特异性的靶点,有效率高,副作用较少,疾病控制时间也较长。不过,靶向疗法有个「通病」——容易耐药,到后期患者甚至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而免疫疗法可破解这一症结,通过调动人类自身免疫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耐药性。

尤其是小细胞肺癌(SCLC),虽然仅占肺癌的 15%,却是肺癌中的「硬骨头」,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有限,尚无靶向药获批,免疫疗法是此类患者的一大「救星」。

今年上半年,针对肺癌有多个重磅免疫疗法接连获批,值得期待。好医友为您梳理如下:

一、小细胞肺癌(SCLC)

「T 药」引领 SCLC 免疫之路

30 多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或卡铂。

去年 3 月,「T 药」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商品名:特善奇 Tecentriq)联合化疗(卡铂和依托泊苷)获 FDA 批准用于成人广泛期 SCLC 的一线治疗,成为了近 20 年来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 ES-SCLC 的药物。

今年 2 月,「T 药」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 ES-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 ES-SCLC 的肿瘤免疫疗法。

这是 T 药在中国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同时也是继 2019 年 12 月度伐利尤单抗(适应症:III 期 NSCLC)获批后,国内批准的第二个 PD-L1 免疫治疗药,开启了国内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时代。

「I 药」紧随其后,来势汹汹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面临着预后差的困境,寻找新药物来改善预后一直是巨大挑战。

今年 3 月,「I 药」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商品名:英飞凡 Imfinzi)联合标准治疗(SoC),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化疗方案获 FDA 批准,用于 ES-SCLC 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度伐利尤单抗在美获批,为急需治疗新选择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药物。度伐利尤单抗证明其与化疗联用时,能同时显著延长患者生存和提高肿瘤缓解率,为治疗 SCLC 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O+Y」双免疫:成团的「老姐姐」乘风破浪

2020 ASCO 虚拟年会后,PD-1 抑制剂「O 药」纳武利尤单抗、CTLA-4 抑制剂「Y 药」伊匹木单抗这两个免疫疗法界的「前辈」,成功「组团」。双免疫疗法接连获批新适应症,均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 一线治疗 EGFR/ALK 阴性,PD-L1 表达丰度≥1% 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联合两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 EGFR/ALK 阴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这是在肺癌治疗领域首次获批的双免疫组合疗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强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正向作用,实现「1+1>2」的效果。

「T 药」再放异彩,斩获 NSCLC 四症

今年 5 月,PD-L1 抑制剂「T 药」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在美上市,作为一线单药疗法,用于转移性 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这些患者的肿瘤 PD-L1 高表达(PD-L1≥50%),且无 EGFR 或 ALK 基因变异。

这是阿特珠单抗在转移性 NSCLC 领域获得的第四个适应症,能显著改善 PD-L1 肿瘤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

国产免疫疗法「踏浪而来」

2020 年 6 月,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肺癌。这是中国首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国产 PD-1 抑制剂。

此次获批的肺癌适应症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 EGFR 阴性和 ALK 阴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 NSCLC 的一线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自 2019 年 5 月在中国首次获批上市以来,已获批食管癌、肺癌、肝癌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四大癌种,为广大中国癌症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道路,带来了长期生存的新希望。

参考来源:FDA 官网、NMPA 官网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