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0-22
原创

合理使用镇痛药 开启「无痛」人生

每年 10 月的第三个周一是「世界镇痛日」,每年 10 月的第三周为「中国镇痛周」。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关注。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急性疼痛起病急,往往会伴有心血管、呼吸、消化以及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功能的改变。而慢性疼痛持续数月以上,常可降低食欲,影响睡眠,从而导致抑郁、焦虑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 

疼痛不必一忍再忍

对待疼痛,我们常常将它看作是一种症状,或者某种疾病的「附属品」,如高血压继发的头痛、牙齿炎症引发的疼痛等。我们期待它会随着疾病的痊愈而消退,也会在面对它时习惯于「忍忍就过去了」。

而疼痛不仅是症状,也可以是疾病,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腰背痛等。

不论哪种类型的疼痛,都是机体发生损伤或者病变的信号。对于急性疼痛,例如急性阑尾炎导致的腹痛,不能延误,否则可能会导致腹腔感染、脓毒血症等严重后果。对于慢性疼痛,会恶化、易化和泛化,造成恶性循坏,从而进一步影响睡眠、生活质量和心理。

持续的疼痛刺激还能够引起中枢敏化。中枢敏化后,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感觉阈值降低,使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也会大大增加疼痛治疗的难度。因此,疼痛千万不能一忍再忍,一旦出现症状,就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疼痛的药物治疗

疼痛的治疗可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进行。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有非药物治疗,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

主要镇痛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对于轻度疼痛,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中度疼痛,主要应用弱阿片镇痛药及其复方制剂;对重度疼痛,弱阿片镇痛药无效时,可采用吗啡等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在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辅助药,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对癌性疼痛患者,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

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任一时间点予以使用,可供选用的方法有外科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毁损疗法和神经刺激疗法等。

正视药物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存在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及危及生命的胃肠穿孔和出血。有相应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若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大便潜血等,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师。

不少人害怕用镇痛药会上瘾。事实上,成瘾药物常见的是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吸毒人群容易成瘾,但疼痛患者成瘾较为罕见。医学上所说的「上瘾」是指精神依赖及成瘾性,指人产生一种要周期性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满足感或避免不适感。

而我们常说的「上瘾」,则有可能是疾病依赖所致。因为躯体或者疾病的原因,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镇痛药物,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等。服用镇痛药疼痛明显改善,一停药就复发,这种情况往往是疾病本身的缘故,比如一些退行性关节炎或慢性腰痛患者,疼痛会反复发作。

镇痛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仅与药物特性有关,也与个人体质、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以及是否具有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在选择镇痛药物时,患者需与医生沟通平时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无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史、伴有的疾病和服用的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许多患者都是无法忍受疼痛时才会就诊,甚至长期「忍痛」而没有得到妥善治疗。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在此呼吁:早期发现和正确认识疼痛,并及早治疗,以获得「无痛」人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