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中市某医院向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发出紧急求助,一名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接到求助电话后,重症医学科 ECMO 小组迅速启动,最快的速度赶赴汉中,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
8 月 22 日 18:30,汉中某医院紧急联系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石秦东主任,电话里详细描述了患者郝某的病情。该患者因咽痛于当地医院治疗,胸部 CT 提示白肺,住院期间突发呼吸困难,伴随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连接呼吸机治疗后情况仍无法得到改善。了解到这一情况,石主任当即决定派重症医学科治疗小组奔赴汉中,开展紧急救援。
小组成员立即行动,到达汉中后立即查看患者,经过仔细评估发现,患者自身较为肥胖,BMI 达 31.5,远超正常人标准,心脏及血管负担重。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夜间打鼾严重且不规律,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上呼吸道感染后,咽痛未及时干预,感染蔓延至肺部,导致胸闷、嗜睡,加重肺部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出现白肺。当地医院已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效果不佳,遂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氧合改善仍有限。
为打破恶性循环,治疗小组决定实施 ECMO 治疗。ECMO 即人工肺,通过机器将血液引出体外,充氧并排出二氧化碳后回输体内,保证氧气供应,使肺脏得以休息,为治疗感染争取时间。然而,ECMO 操作难度大,需丰富深静脉置管经验,否则易损伤血管,引发血栓或大出血。插管深度亦需精确,过浅无法充分引流血液,过深则可能误伤心脏。此外,置管需两位医生紧密配合,稍有延迟,患者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经与家属充分沟通,8 月 23 日凌晨 1 点,患者顺利引血上机,指脉氧饱和度升至 100%,顽固性低氧血症立即改善。
历经 6 个半小时,治疗小组成功解决患者呼吸困境,但置管后管理成为新的挑战。ECMO 患者需持续监测容量、电解质平衡及抗凝指标。因为 ECMO 虽然是为了拯救生命才放入体内的,却属体内异物,需适当抗凝以防血栓,同时避免抗凝过强引发出血。患者肥胖,血管负担重,出血风险高。鉴于此,最佳方案为转回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科室 ECMO 管理经验丰富,成功案例众多。然而,汉中至西安 300 多公里,转运风险巨大,期间可能出现导管脱落或机器故障。经充分评估并与家属反复沟通,决定以患者生命为先,进行转运。
凌晨 3 点,救护车从汉中出发,向西安交大一附院疾驰。转运途中,ECMO 小组紧密配合,严密监测患者,迅速应对突发情况。清晨 7:30,患者安全抵达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患者将在这里得到进一步高级有效的生命支持。
此次转运,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与拯救,更是对医疗团队专业能力与责任心的考验。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得以顺利转运,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8 月 23 日,患者入院,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并接受 V-V ECMO 治疗,血氧饱和度约 95%。石秦东主任分析,ECMO 虽缓解肺压,但氧合差源于肺部炎症导致的细胞损伤,需强化抗感染治疗。团队立即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并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清除浓痰,减轻感染,并用激素减少肺渗出。同时,实施肺保护性通气,因患者肺部病变不均,需小潮气量通气,吸入 NO 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氧合。考虑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适宜进行俯卧位通气,由于患者自身体重较大,经常的翻身对于护理和医疗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可是为了患者的预后着想,最终还是决定立刻进行俯卧位通气。
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感染指标逐步下降。9 月 1 日,团队第一次尝试 ECMO 脱机,但因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氧合差,对呼吸机依赖远超普通患者,因此只能延长上机时间。但是上机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就越大,团队加强护理,动态监测患者体温,管理液体平衡,预防并发症。9 月 3 日,患者成功通过 SOT 实验,ECMO 撤机。
撤机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团队开始调整呼吸机模式准备拔出气管插管。考虑到患者基础疾病,拔管前已准备了高流量通气。拔管后,白天高流量呼吸锻炼,夜间高枕高卧位,辅以呼吸机治疗,逐渐耐受后开始呼吸功能锻炼。
当患者终于脱离繁琐的呼吸管路,准备下床时,却遭遇了团队预料之中、却不愿见到的情况——ICU 获得性肌无力,表现为全身四肢对称性乏力。针对此情况,团队为郝先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肺康复、肢体功能锻炼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随着康复治疗的进行,患者肌力逐渐恢复,能下地行走并自主进食,最终于 9 月 23 日顺利出院。
回顾治疗历程,从 8 月 22 日起,患者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到成功脱机拔管并自主进食,这一令人欣喜的转变背后,是 ECMO 团队 6 个半小时紧急救援的精湛技艺,是 600 多公里远距离的高风险转运的使命担当,是团队每一个环节的严谨与精准的施治,为患者带来病情好转和生的希望。
对患者而言,这是一段波折惊险的经历;对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而言,这是又一次对能力的检验,不仅体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也彰显了医院在重症救治方面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得以顺利康复出院,这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与拯救,也是对医疗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