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化名)从体检查出胰腺癌,到跨国求医,到完成微创手术-腹腔镜下 RAMPS(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只用了 10 天。
术后张先生恢复情况比预期还好,比常规情况又提早了一周开始辅助化疗,张先生不禁感慨「嘉会速度」真的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
今年初,张先生在国外做例行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 CA19-9 升高了。考虑到自己已经年过 60,张先生不敢怠慢,尽快约了当地医院进行腹部 MRI 检查,结果提示胰腺体部占位,考虑恶性可能。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张先生一直自诩健康,没想到与癌中之王狭路相逢。「我从来没有腹痛,大小便一直正常,也没有消瘦之类的情况,可以说一点症状都没有,太意外了。」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19-21 年我国人群总体癌症年龄标准化 5 年相对生存率为 43.7%,其中胰腺癌最低。
胰腺癌根据发病位置不同,分为胰头癌和胰体尾癌,侵袭性强,易突破胰腺被膜,侵犯周边器官,易导致肿瘤残留,降低 5 年生存率。
考虑到胰腺癌进展快,甚至有患者从发现到去世不到 3 个月,张先生立刻开始找肝胆胰肿瘤方面的专家,因为是华人,国内教授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嘉会国际医院从确认手术到正式安排只需要 4 天,大外科主任李俊教授本身是肝胆方面的大咖,又能请到头部的胰腺外科专家王巍教授一起主刀,对我来说是双保险。最重要的是,我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嘉会是综合性医院,方便院内的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专家进行综合性的术前评估,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快速康复。」
就此,张先生就打飞的来到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的外科就诊,完善腹部 CT 后进一步明确了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但是大外科李俊主任坚定的话语、细致的解释和案例的分享化解了他一路的忐忑,「虽然肿瘤已有 3 厘米直径,和大血管的关系密切,但没有转移迹象,手术切除的机率非常大」。
相比胰头癌,2000 年之前胰体尾癌的手术方式没有显著变化。传统术式是胰腺体尾部加脾脏切除,游离层面为胰腺后被膜与肾筋膜间,但是胰体尾癌可能会突破肾筋膜进入肾脂肪囊,传统术式易导致肿瘤残留,5 年生存率仅 10%。
直到 2003 年,由美国医生 Strasberg 教授创导了一种流程更优化、切除范围更大的胰体尾癌手术方式:RAMPS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肾筋膜、肾前脂肪囊甚至左侧肾上腺,以期提高 R0 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最初在传统大切口下施行,后则在腹腔镜下以微创形式开展,但是腹腔镜下 RAMPS 因为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近几年才在国内真正实行微创化。腹腔镜 RAMPS 手术和腹腔镜 Whipple 手术一起被称为「胰腺微创技术皇冠上的耀眼明珠」,只有少数胰腺中心才能精准开展。
此次,考虑到张先生的胰腺肿瘤尚在早中期,李俊主任和王巍教授都建议腹腔镜 RAMPS 手术。这个术式不仅可以使 89.3% 的胰体尾癌患者达到完全阴性的切缘,而且腹腔镜的手术切口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也更快。该术式也已成为我国胰腺癌诊治指南推荐的术式之一。
手术当日,由王巍教授和李俊主任以双主刀模式,高翔医生担任助手,顺利完成了我院 2025 年第一台腹腔镜 RAMPS 手术,全程耗时 5 小时,无需输血。今年春节以来,已成功完成两例腹腔镜 RAMPS 手术。
术后,外科医护团队动加速康复 ERAS 理念出发,为张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术后第 2 天张先生就能够下床活动,引流管也在术后 5 天内逐个拔除。
「国内手术经验更丰富,但是起初担心头部肿瘤教授排队久,也怕术后休息不好,而且打飞的跨国手术又涉及很多协调安排,我们也有些犹豫。
但是嘉会外科团队急人所急,不仅想到了我们前面,而且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是精湛技术、人文关怀和优越环境的结合。」
张先生的家属也从乱无头绪的焦虑中解脱了出来,在李俊主任的安排下,嘉会肿瘤内科团队也很快为张先生制定了辅助化疗方案。嘉会作为国际医院,为张先生准备了中英文对照的病历和相关资料,方便其后续在国外的康复和治疗。
胰腺疾病很难早期发现,吸烟、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属于胰腺癌的诱发因素,因此应该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无辐射的上腹部核磁共振作为筛查。所谓的「癌王」若是早期发现,就成不了「王」。
而且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结合多样性的辅助治疗,胰腺癌患者争取长期生存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
嘉会外科汇集了海内外医疗经验丰富、技术前沿的医生团队,致力于通过多学科会诊让各种疑难杂症无以遁形;力求微创、快速康复,希望患者获益最大化。
//文章来源: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