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2-25
原创

乙肝患者如何发现早期肝硬化?

来源:派来帮您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相对来说,肝硬化的发生几率更高,并且绝大多数肝癌病例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之上出现的 [1]。如此一来,肝硬化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重中之重。

不少肝硬化患者在病情的早期阶段,身体可能不会显现出任何异常症状。可一旦出现像消化道大出血、腹水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了晚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 [2]。

鉴于这种情况,尽早察觉肝硬化的迹象就显得格外关键。然而,对乙肝患者来说,要在肝硬化早期就将其发现,着实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原因就在于肝硬化早期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

不过,当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乙肝患者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1、食欲时好时坏,出现乏力、腹泻、腹胀、上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但找不到特别的原因来解释;

2、出现面色灰暗、黯淡无光、眼眶皮肤粗糙等肝病面容,皮肤缺乏光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表现。此外,男性出现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症状;

3、感觉免疫力大不如从前,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如消化道、肺部、尿路等;

4、出现食管-胃底出血、腹水、黄疸等症状,更应该警惕 [3];

此外,乙肝患者如果有还伴有肥胖、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等,会增加出现肝硬化风险,也需要警惕 [2]。

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慢乙肝患者,建议可以到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

如何诊断肝硬化?

乙肝患者常做的乙肝五项、HBV DNA、肝功能检查通常无法诊断出肝硬化。临床上,肝硬化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过程、检验、影像学检测结果及组织学等检查进行综合的判断 [3]。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肝硬化腹部超声、CT、MRI、肝弹等影像学检查,还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肝纤四项等等血清学检测。必要的情况下,还可能会进行肝脏活检。

确诊肝硬化,该如何治疗?

① 去除病因

去除病因是治疗肝硬化最重要的措施,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积极进行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防止病毒对肝脏的进一步破坏,是治疗并逆转乙肝肝硬化的关键 [3]。

常用的药物包括:①口服核苷类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和艾米替诺福韦;②注射用的长效干扰素类 [1],干扰素不仅具有抗病毒、还有抗纤维化的作用,部分患者也能通过基于长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实现临床治愈,摘掉「乙肝」的帽子。

根据《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肝硬化诊治指南》中的内容,对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无论是代偿期,还是病情比较晚的失代偿期,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实现肝硬化的逆转 [2-3]。

②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

保护肝脏功能,抑制肝脏炎症、纤维化也是肝硬化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常用的护肝药,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具有较好的抗炎、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作用。一些中成药如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片、安络化纤丸等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纤维化的作用。

此外,还包括一些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如腹水、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等等 [3]。

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肝硬化患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能量,约为健康人的 1.3-1.4 倍。此外,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改善预后,尤其是优质蛋白,如豆类、鱼类、蛋类、奶类等,更推荐豆类等植物性蛋白。

除非是严重的肝性脑病,才会建议减少或者短暂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一般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因此,推荐将每天要吃的饭分成 4-6 小餐(3 餐+3 次加餐,包含夜间加餐);同时适当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很多人会建议肝硬化患者少吃盐。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预防性的少吃盐对病情有帮助。因此对于从未出现过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可以适当吃盐,每天 5-6.9 克即可。还能改善食欲 [3]。

总结

早期肝硬化常无症状,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对慢乙肝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复查,及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以便能尽早发现早期肝硬化。

如果慢乙肝患者若出现食欲异常、肝病面容、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需格外警惕。肝硬化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检查,治疗关键在去除病因,如抗病毒,还需抗炎抗肝纤维化等。规范治疗后,肝硬化患者病情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部分患者甚至可发生肝硬化的逆转。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 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1309-1331.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21224-0060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诊治指南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1): 2408-2425.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 39(9): 2057-2073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