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的科室 隔离了所有的繁华美丽的天使走进新冠阴霾用无言的大爱把希望托起2 月 16 日下午 4 时,随着最后一批人员的撤出,感染科李清娟、隽小蓉、王晓梅、杨芳...
禁闭的科室
隔离了所有的繁华
美丽的天使
走进新冠阴霾
用无言的大爱把希望托起
2 月 16 日下午 4 时,随着最后一批人员的撤出,感染科李清娟、隽小蓉、王晓梅、杨芳平、张婷、李莹、王红、岳凤、安露露等 9 名护理人员,离开了她们持续「战斗」了 24 个日日夜夜的科室,安全「下火线」隔离休整。
自 1 月 24 日我院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感染科 9 名护理人员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在 84 消毒液的浓烈气味中默默坚守,在让人望而止步的隔离病区中与新冠病毒顽强拼搏,她们传递了人间大爱,守护了一方平安,书写了「九朵金花」最美天使的动人故事。
「护士长妈妈」----李清娟
护士长李清娟是指挥员、战斗员,既要安排部署工作,又要检查督导落实,还要负责科室姐妹们的吃、穿(防护)住等琐碎工作。
疫情爆发后,她半个小时内赶到病区,从紧急筹备物资到人员调动,到第一例留观患者的收治安排;从起初科室有关「抗疫」工作的一片空白,到撤出时各种制度、流程健全,她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一线忙活。由于发热患者剧增,形势严峻,防护要比以前更加严格,她就每天无数次的提醒着大家注意手卫生,戴好口罩,带好护目镜面屏,加强防护,确保零感染率。
每天还跟在大家后面喊着:「要吃饱,穿暖和,晚上睡觉不要蹬被子,防止感冒......」从 1 月 24 日起,到 2 月 16 日上午,她就没再出过医院。毕竟 50 岁了,还患有高血压,日复一日的坚守,日复一日的操心,她有些吃不消,但她强打精神继续「战斗」。
甘在排椅上睡 10 天----隽小蓉
1 月 24 日晚,接到护士长李清娟紧急返科的电话通知,隽小蓉第一个赶到病区。科室收住了 2 名从武汉回来的高度疑似患者,她一直护理照料。
由于接触了疑似患者,不能回家,不能住护休室,她就一人住一楼,没有床铺,她就用 2 个排椅一拼搭成一个简单的「床」,这样一住就是 10 多天,每天早上起来腰酸背痛,但她默默忍受!
2 月 8 日早上,有一个高度疑似的患者马上要来隔离治疗,她连忙给病房消毒、铺床、打水等。刚准备就绪,患者就已经踏入病区,她把患者安排在病床上,然后测血压、脉博、体温,抽血、皮试、输液等,她认真操作,丝毫没有害怕退缩。
吃饭时间,她给患者送来米饭,谁知患者说自己胃不好,做过胃切除手术,不能吃米饭,只能吃面条,而且面条不能太硬,还要多放醋,她就想办法满足。
患者液体输完已经下午 6 点多了,接到通知 7 点多要做 C 丅,这时她已又饿又累,还想上厕所,等做完 C 丅回到宿舍,饭早已经凉了......
有伤不下火线----王晓梅
2 月 12 日,轮王晓梅上消毒班,全病区两层楼消毒三次,近 300 斤的 84 消毒水, 她背着喷雾器一步一步走完每个角落,平时她在家里连一桶水都没提过。
「你有腰椎间盘突出,年前才住院治疗,不能负重弯腰,要不我替你,或者安排别人」,护士长怜悯地说道。「我没问题,姐妹们都上这个班,有的比我小 10 多岁,我不能退缩,我可以少背点药水,多跑几趟。」她坚定地回答着护士长。
一圈下来,她的衣服湿透了,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下了深深的压痕。晚上,三个住院患者要复查 CT,她又背着喷雾器在来回的路上消毒,她的肩膀勒出来紫痕,腰疼得像断了一样,但她没说过一句埋怨话。
「活雷锋」----杨芳平
春节来临之际,杨芳平曾幻想着休年假的时候陪陪家人和孩子,可是没想到 1 月 24 日下午接到紧急通知取消休假。新型冠状病毒来了,深深地伤害着大家,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要跟它一战到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蔓延越来越快,患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父母打来电话说孩子发烧,她虽万般焦急,但一想到自己的职责,她就让父亲代为照管。
1 月 26 日,科室收住一个患病儿童,本应该到她下班休息时间,可是该患儿高烧不退,血不好抽,于是她又决然穿上隔离服给患儿扎针抽血。科室患者多,其他人忙不过来,她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都会主动帮忙。
把自己饭送给患者----张婷
为了杜绝与外界接触而发生感染,「抗疫」战斗中,医护人员及病患的吃饭成了难题。初期患者较少,免费给患者供应三餐,但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决定收取少量费用。
听到这个消息,有位女患者极为不理解,拒绝用餐,发着脾气反驳。张婷耐心地向这位患者解释,可患者还是不依不饶。
患者对抗病魔,本身就需要能量,如果不吃饭身体只会每况愈下,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一次次进入隔离病房向患者做工作希望理解,但始终没有效果。站在空荡荡的楼道里,她委屈地留下了眼泪,但她一想到患者不能不吃饭,一狠心就将自己的工作餐送给患者。
患者被她的真诚终于打动,留下激动的眼泪,「谢谢,谢谢」。看到患者用餐,她才放下了心,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女汉子」----李莹
由于疫情不断升级,感染科收住的疑似新冠患者逐渐增多,人们对感染科是「惊」而远之。科室的材料不够用了,送东西的同志只能送到楼底下。看着那么一堆东西,送东西的同志说李莹你一个人拿不动,最少得三个人。
可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而且上班期间大家都穿着隔离衣,是出不了科室,只好自己搬,三箱干手纸她一次抱到科室。十个拖把十个扫把,还有一袋子垃圾袋和各种小东西,起码有五六十斤。
「没事,你走吧,我自己想办法」。她坚定地说道。一趟、两趟,抱不动就肩扛,最终她把那些东西一一搬到了科室。像这样的事情她每天都在做,有时还要背三十多斤的喷雾器做消杀工作,她没抱怨过。
不怕被感染采集患者拭子----王红
第一例确诊患者转上级医院后,王红便在一楼专职护理疑似患者。第一次为患者采集咽拭子和鼻拭子,她生怕采集的标本不合格,再三练习,反复尝试,直到动作熟练才进入了病房。
当患者拿下口罩,对着她张口哈气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操作,很有可能被感染,但她不畏惧、不退缩,「这件事必须有人做,那就让我来吧。」她自我告慰。
2 月 8 日,患者输液较多,为了节约一次性防护服,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她从早晨起一整天不喝一口水。下午 6 点多,患者终于输完液体,刚准备脱下防护服,忽然接到通知患者要转入市医院治疗,她又只能强忍着尿意。
患者走后,她娇小的身躯背起偌大的喷雾器一路彻底消毒,病区楼道、地面、床铺、门把手……任何细小的环节都不放过,最后打开紫外线灯,关好门窗,她才放心离去。
这个疑似病人我来管----岳凤
1 月 25 日下午 14 点许,伴有发热症状、身体极度困乏并有武汉停留史的张某,被送到感染科发热门诊,首诊医师高度怀疑其为新冠病毒感染。岳凤自告奋勇:「这个疑似病人我来管,我不怕」。
说完,她快速把张某安排到一间隔离病房,铺床、打扫床单元卫生,并测体温、抽血、扎留置针、输液。从张某疑似入院到确诊转院的三天内,她不顾危险,一个人承担了其 8 点到下午 18 点的基础护理和生活照顾等工作。
为了节约防护服,从 1 月 26 日到 1 月 28 日,她在上班的 10 小时就没再喝水,吃饭没有进流食,一直挺着不上厕所,忙起来倒也不觉得难受,闲时她痛苦难忍,等下班时,发现裤子里有遗尿。
张某确诊后转到上级医院,出于对她的爱护,医院对她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她怕「传染」给别人,把自己关得严严实实。同事们给送吃的,她让挂在门把上;同事们去探视,她把门只开一个小缝隙。
" 多重身份"----安露露
为女儿,安露露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为妻子,如花似玉,安露露是丈夫眼中的「西施」;为妈妈,但安露露只有产假的时候全程陪着孩子。安露露是一名护士,她视患者如亲人。自从新冠病毒肆虐以来,她又平添了新「身份」。
由于是隔离病区,出入人员限制,保洁员辞职了,她便成了「临时保洁员」,打扫卫生、收集垃圾、刷洗厕所。为了让大家能吃上热乎饭,她及时为大家打饭、分发饭,有时还为大家热饭,为了... 她成了... 为了... 她成..... 都不知道多久没见过宝贝女儿了,多久没见过父母了,她只想说自己加油!
24 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九朵金花」没有休息过一天假,没有舒心地吃过一顿饭,没有见过孩子们一面,她们无怨无悔。因为牢记责任,所以不离不弃,因为甘于奉献,所以舍小家为大家,疫情面前豪不退缩,勇于担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