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孕妈们会遇到千奇百怪的「关卡」,在这其中,便秘往往是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个问题了。由于孕期生理结构变化,便秘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并且随着妊娠分期而变化。
孕妈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小毛病,妊娠期便秘可导致孕妇腹痛、腹胀,严重可导致肠梗阻,进而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用力排便可能引起流产、早产等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合理的干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孕妈妈属于特殊人群,在通便药物的选择上,还是有讲究的,接下来就听药师给您细细道来。
妊娠期便秘由多种因素导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了病因,对应的采取合适的干预方式,有助于缓解便秘。
激素作用:怀孕以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比如孕激素、生长抑素分泌增多,胃动素分泌减少导致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引起便秘,这个也是妊娠期便秘最主要的因素。
饮食、活动因素:在孕期,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活动量减少等,均不利于结肠蠕动,进而导致便秘。
机械性因素:在妊娠中后期,子宫增大致肠道运动障碍,膈肌、腹肌运动受限导致排便缺乏动力,引发便秘。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 3 次,粪便干硬难下,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 (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对于孕期便秘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针对不同形成原因,可选择合理的饮食、活动方式,或者适当的药物干预缓解便秘。
首先应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 25~35 g、每日至少饮水 1.5~2.0 L。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以后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有助于改善便秘状态。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 2 h 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通便药在孕妇中的选择应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为先。理想的通便药应满足疗效好、不被吸收入血、无致畸作用等特点。
容积性泻药-小麦纤维素:是一种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制剂,服用以后,在增加粪便体积的同时,还增加其水结合能力,可使粪便排出更加顺畅。适用于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 3.5 g,每日 2~3 次。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在服用后可能出现腹胀,但很快减轻,并在 1~2 周内消失。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口服溶液:是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孕产期便秘常用的通便药,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孕产妇便秘。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为 30 ml/天,维持剂量为 15~30 ml/天,疗程 2~4 周。
注意事项:初始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则可消失;不可长期大剂量服用,避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其他药物:润滑类泻药如开塞露、蓖麻油等禁用于妊娠期女性;孕妇有痔疮并发便秘时可选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禁用含有麝香的中药栓剂及乳膏。
妊娠期便秘如是轻症,可选择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来缓解,但一旦症状加重,就可以选择小麦纤维素、乳果糖口服溶液等通便药物来解决,孕妈妈们了解了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