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3-04
原创

川西北首例!国产神器助力高龄高危心脏病患者重获新生

川西北首例!国产神器助力高龄高危心脏病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戴闽教授团队成功完成西南地区首批,也是川西北首例 SynFlow®3.0 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支持下的复杂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为一位 78 岁的老奶奶带来了生的希望。这不仅是川西北首例,更是国产医疗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重大突破。

高龄患者命悬一线

妙手仁心精准制定方案

这位 78 岁的老奶奶,被反复的心累、胸闷、气紧折磨了 2 年多,近 2 个月症状更是急剧加重。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后,一系列检查结果让人心揪了起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她的心脏血管多处严重狭窄,左前降支几乎全堵,还有钙化,左回旋支和右冠也不容乐观。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只有 34%,心脏增大,还有心包积液。这样的病情,手术风险极高,对医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心血管内科主任戴闽没有丝毫退缩。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估,深知患者年龄大、心脏功能差,手术耐受性低,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衰加重等严重后果。但他更明白,不手术,患者的生命将岌岌可危。经过深思熟虑,戴闽决定采用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为手术保驾护航。 

相较于传统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能提供更强大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每分钟最高可提供 3.5L 的泵血流量,稳定全身重要脏器的血供。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相比,它又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对氧的供需平衡,促进心脏恢复。这一方案,既考虑了手术的安全性,又为患者的术后恢复奠定了基础。戴闽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详细解释手术方案和风险,让家属吃下了定心丸。

团队协作攻坚克难

高效顺利完成手术

川西北首例!国产神器助力高龄高危心脏病患者重获新生

手术当天,由戴闽主刀,周刚和周锐协助。他们就像战场上的勇士,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根据术前评估,他们选择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小心翼翼地预埋血管缝合器,置入动脉鞘。随后,在猪尾导管的辅助下,成功建立左室辅助装置通道,启动左室辅助装置。在双腔微导管的帮助下,将工作导丝顺利送入前降支主支远端,建立轨道。接着,用球囊扩张狭窄处,再使用血管内超声检查,确认 PCI 指针明确后,依次释放药物洗脱支架三枚。整个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稳定,最终顺利完成手术。看着术后造影显示原狭窄处无残余狭窄,血流 TIMI3 级,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国产技术大放异彩

患者费用大幅降低

川西北首例!国产神器助力高龄高危心脏病患者重获新生
手术前后对比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戴闽团队精湛的医疗技术,更体现了国产医疗技术的崛起。以往,类似的手术可能需要依赖进口设备,费用高昂,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而这次使用的国产 SynFlow®3.0 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不仅性能卓越,通过 GCP 项目的方式还为患者省去了一大笔昂贵的治疗费用。戴闽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

这次川西北首例成功应用国产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为高危 PCI 患者治愈的案例,是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一次高光时刻。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创新的精神和为民着想的情怀,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守护川西北百姓的心血管健康,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