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02
原创

私生活要多混乱,才会「宫颈糜烂」?

可能有不少姐妹,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做妇科检查时查出了一些「妇科病」,如「宫颈糜烂」等。

很多姑娘第一次遇见这些问题,然后脑补了一下就很吓人,不了解情况的姐妹,很容易就被「江湖郎中」忽悠了......

但是你知道吗?大部分「宫颈糜烂」可能不是病!

无论你处于轻度、中度甚至是重度,如果没有异常表现都不需要过于担心,它可能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已。

什么是宫颈糜烂?

郑州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张喜红表示:「宫颈糜烂」这个病名早已在妇产科医学教材中,被「取消」了!

宫颈糜烂是常规妇科检查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宫颈情况,宫颈糜烂可为生理性改变,也可为病理性改变。

生理变化: 生理性「宫颈糜烂」和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激素水平波动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看起来像是「糜烂」的样子。

实质上就是柱状上皮外翻而已,在青春期或怀孕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经过一系列影响,导致女性宫颈处外观改变,肉眼看起来就像糜烂。不过这种情况并不需要治疗,不影响生育,故称「宫颈柱状上皮内异位」。

在绝经之后,女性朋友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此时会出现柱状上皮内移,至宫颈管内,宫颈就又变得光滑了,这种糜烂即将消失。

病理改变: 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也可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此病需要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所以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病理性的改变!

宫颈糜烂有什么症状?

一般比较轻的宫颈糜烂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往往女性并不能感受到,宫颈糜烂大多数时候是体检时通过妇科检查发现的,所以在妇科体检时,生育年龄的女性,有些可能会被告知宫颈(轻、中、重度)糜烂。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张喜红主任表示:生理性的宫颈糜烂也就是之前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生理过程,随体内雌激素变化,可自行消失,在通过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或 HPV 检测后,排除其他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病变等,一般不用任何治疗,定期筛查宫颈病变即可。

对于症状明显或合并其他宫颈病变的患者,医生会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但治疗前也应进行相应检查,排除宜颈恶性病变。

宫颈糜烂 = 宫颈癌吗?

当然不是!

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但通常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

宫颈鳞柱交界区移行区受到病毒等,致癌因素的持续刺激下,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张喜红主任提醒:21 岁以后有性生活的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检查,必要时联合作 HPV 检查。

如果连续 3 次 HPV 和宫颈刮片检查都呈阴性,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 3 年检查一次,至 65 岁后,根据既往筛查结果,决定后续筛查间隔及时间,如果宫颈癌筛查有异常,尽快请医生进行专业指导及干预。

女性同胞们,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够及时将病毒抵抗在身体之外!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