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体检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在体检的常见问题中,肺结节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问题。
但是关于肺结节,大家也存在不少误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些错误观念很可能会影响日后的检查和治疗是否及时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常见误区吧!
01 误区一:肺结节是吸烟吸出来的!
吸烟是肺结节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绝不是唯一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支气管黏膜和肺泡上皮细胞,引发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长期作用下可能促使肺结节形成。但实际上,很多不吸烟的人也会查出肺结节。环境因素对肺结节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例如 PM2.5、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含有的有害物质,可随着呼吸进入肺部,刺激肺部组织产生炎症,进而形成结节。此外,肺部的既往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在治愈后也可能留下结节样的瘢痕组织。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肺结节的成因归咎于吸烟。
02 误区二:肺结节会传染!
肺结节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比如炎性假瘤、肺内淋巴结、错构瘤等,这些情况不会传染。即使肺结节是由感染性因素引起,如肺结核球,在结核处于非活动期时,也没有传染性。只有当结节是由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如活动期肺结核)引起,并且病原体能够通过合适的途径(如飞沫传播的结核杆菌)传播时,才会有传染性。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肺结节会传染。
03 误区三:肺结节会遗传!
虽然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与肺癌的发生相关,而肺癌在早期可表现为肺结节,且确实存在一些家族性肺癌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肺结节一定会遗传。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病变,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活经历(如感染、炎症等)所导致的。只有一小部分与遗传相关的综合征可能同时伴有肺部结节和遗传倾向,比如结节性硬化症,但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发现肺结节不必过于恐慌遗传问题。
04 误区四:吃保健品可以消除肺结节!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号称可以消除肺结节的保健品。但实际上,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证实保健品能够消除肺结节。肺结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良性结节可能在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下保持稳定或自行消失,但这与保健品无关。对于保健品商家宣传的可以消除结节的功效,大家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和购买,以免浪费钱财,甚至延误病情。
05 误区五:肺结节一定会变成肺癌,活不久了?!
这种观念可是错得离谱了!肺结节中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是肺癌或者癌前病变。在发现肺结节后,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等多种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小于 5 mm 的纯磨玻璃结节多为良性,而大于 8 mm 的结节,尤其是伴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征象的,肺癌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但这也不绝对,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06 误区六:检查没问题就不用再管了!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节的诊断需要动态观察。有些结节在初次检查时可能表现为良性特征,但随着时间推移,有可能会出现变化。因此,对于肺结节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可能需要定期复查胸部 CT,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是否改变。即使初次检查结果正常,也不能忽视后续的随访。因此,对于肺结节,我们要保持科学的态度,不要被这些谣言所误导。如果发现肺结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随访,以确保能够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