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感染≠私生活混乱!80% 性活跃人群一生中会感染 HPV,性传播虽是主要途径,但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泳池)也可传播。感染多为一过性,90% 可被免疫系统清除。仅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可能致癌,且与私生活是否混乱无必然关联。破除污名化、科学认知、定期筛查才是关键。
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极为普遍,约 80% 性活跃人群一生中会感染 HPV,性传播仅为途径之一。间接接触(共用毛巾、泳池)、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同样可能传播病毒,与道德评判无关。
(一)自限性:90% 的 HPV 感染可被免疫系统自然清除(通常需 8-24 个月)。
(二)高危型致癌:仅高危型 HPV(如 16/18 型)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99.7% 宫颈癌与其相关)、肛门癌(88% 与其相关)等。
(三)男性同样高危:男性感染率高达 91.3%,可致生殖器疣、阴茎癌、口咽癌,并传染伴侣。
(一)破除污名化:感染普遍性决定其非「道德问题」,需消除患者心理负担。
(二)疫苗接种:适龄人群:9-45 岁均可接种,最佳年龄为 9-14 岁(性行为前)。
1. 疫苗选择:二价(16/18 型)、四价(+6/11 型)、九价(覆盖更广),价数越高预防型别越多。
2.定期筛查:
(1)女性需定期宫颈癌筛查(TCT+HPV),30 岁起建议开始;
(2)男性感染虽无常规筛查,但出现症状(如生殖器疣)需及时就医。
(一)HPV 阳性≠患癌:阳性仅表示感染状态,持续感染(10 年以上)才可能进展为癌。
(二)疫苗与筛查并重:接种疫苗不能 100% 预防宫颈癌,无论是否接种均需定期筛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