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只会用手『嗯嗯啊啊』的指,马上要上幼儿园了,都快把我们急死了!」
「我家都听得懂, 但是说话不是特别清楚, 这是发育迟缓吗?我想知道该怎么办呢?」
......
从大量科研数据和临床工作经验中发现,部分「语迟儿童」能够在学龄前自己追赶上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可是,至今仍然没有方法能准确地区分出哪些将来一定会被诊断为「儿童语言障碍」,哪些一定可以赶上来。也就是说,如果不及早干预,未来有部分儿童的语迟问题可能会演变为语言障碍问题,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导致社交、情绪、行为等问题。而在生活中,一些家长们因缺乏对言语语言健康的认识,或者存在误区,从而让孩子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那些表现需警惕语言发育迟缓?
1. 过了说话年龄仍不会说话。
2. 说话晚或很晚。
3. 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者停滞。
3. 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4.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5. 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6. 交流技能低。
7. 回答问题反应差。
8. 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哪些情况会造成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呢?
1. 语言环境。 家长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只利用简短的语言去对答, 用「恩」「哦」「好」 这些语调来和宝宝互动,降低了宝宝的积极性;周围环境的语言氛围太复杂,孩子常接触的大人中有人使用不同的方言,这样一来,宝宝减少了语言表达的兴趣和意愿。
2. 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对孩子太过于照顾,在孩子找东西的时候,往往比孩子还着急。还没等孩子开口就直接把东西递给他,而没有引导他去表达更多的语言。
3. 家长经常打断孩子的发声或表达。很多家长在锻炼孩子说话的时候,往往在他们表达不好的时候没耐心,打断他们或者批评他们,打击了小孩的自信心,让他不敢再表达。
天真,是形容孩子的童真无邪。可爱,是落在孩子小脸上的清晨一缕阳光。
小天使们挥舞着灵动的翅膀来到我们身边,家长们应高度重视孩子的每一个发育过程,在说话方面家长要多教孩子学会模仿大人的发音,鼓励孩子多张口、多说多练,生活中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适当刺激孩子说话的主动性,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让孩子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触摸,去交流,增强说话的欲望,提高认知水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