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都京东方医院主管护师 苟群尧
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心中或许充满忐忑。别担心,掌握科学的居家护理方法,您完全可以回归舒适、有尊严的生活。这份指南将陪伴您迈出自信的第一步。
一、认识您的「新伙伴」:肠造口基本知识
1、造口类型:
1) 回肠造口:位于右下腹,排出物较稀、富含消化酶(需特别注意皮肤保护)
2) 结肠造口:多位于左下腹,排出物逐渐成形(护理相对容易)
2、造口正常特征:
1) 颜色:鲜红或粉红(类似口腔黏膜颜色)
2) 触感:温暖、柔软、湿润
3) 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4) 高度:理想状态是突出皮肤表面 1-2 cm(便于粘贴造口袋)
二、居家护理核心技能:轻松更换造口袋
1、准备物品:造口袋(一件式/两件式)、造口测量尺、剪刀、温水、柔软小毛巾、皮肤保护膜/粉、造口防漏膏/环、除胶剂、垃圾袋。
2、操作七步法:
1) 环境准备:清洁桌面,洗净双手。
2) 轻柔剥离:一手按住皮肤,一手从上向下缓慢揭除旧造口袋(避免拉扯皮肤)。
3) 清洁观察:用温水沾湿棉柔巾,轻轻沾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勿用力擦),皮肤有残留黏胶可用除胶剂去除,观察造口颜色、高度及周围皮肤状况。
4) 精准测量:使用测量尺确定造口大小,在造口底盘背衬上剪出比造口大 1-2 mm 的开口(预留膨胀空间)。
5) 皮肤防护:若皮肤发红破损,可薄涂造口护肤粉并扫去多余粉末,再涂皮肤保护膜;在底盘开口边缘涂一圈防漏膏/环。
6) 贴合底盘:对准造口,从下向上紧密粘贴底盘,确保无皱褶(用手捂 1-2 分钟增强粘性)。如使用两件式,再扣上造口袋。
7) 检查密封:轻拉造口袋确认粘贴牢固,夹闭袋尾。
3、更换频率:回肠造口建议 3-5 天更换,结肠造口 5-7 天更换。如有渗漏、皮肤不适或异味,需立即更换。
三、守护脆弱肌肤:造口周围皮肤保护关键
1、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类型 | 表现 | 应对措施 |
刺激性皮炎 | 皮肤发红、疼痛、破溃 | 加强皮肤清洁,使用防漏膏/环,缩短更换周期 |
真菌感染 | 粘贴部位发痒、红疹 | 更换不同品牌产品,使用皮肤保护膜隔离 |
过敏反应 | 粘贴部位发痒、红疹 | 更换不同品牌产品,使用皮肤保护膜隔离 |
皮肤增生 | 造口周围凸起肉芽肿 | 避免底盘裁剪过小压迫,及时就医处理 |
2、日常防护口诀:
轻、净、量、护、查,动作轻柔、清洁彻底、测量精准、防护到位、每日检查。
四、舒适生活指南:衣食住行巧安排
1、衣着:选择宽松柔软棉质衣物,避免腰带直接压迫造口。专用造口腹带可提供支撑。
2、饮食:
1) 回肠造口: 避免高纤维(如芹菜、玉米)、易产气食物(豆类、碳酸饮料),注意补充水分(每日 2000 ml 左右)。
2) 结肠造口:均衡饮食,可尝试新食物从少量开始,细嚼慢咽。洋葱、大蒜可能增加异味。
3) 通用原则:规律进食,记录饮食反应,随身携带饮用水。
3、沐浴:可佩戴或摘除造口袋淋浴(避免盆浴浸泡底盘)。沐浴后确保皮肤干燥再粘贴。
4、运动与旅行:散步、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皆可(避免剧烈碰撞)。出行备足护理用品,飞机可申请特殊安检,随身携带「造口护理卡」。
五、紧急情况应对:这些信号要警惕!立即就医的情况:
1、造口颜色变暗紫、发黑(缺血坏死)
2、造口严重回缩或突出超过 5 cm(脱垂)
3、造口停止排气排便超过 24 小时+腹痛呕吐(梗阻)
4、造口周围剧烈疼痛、皮肤大面积破损感染
5、排泄物中大量鲜红血液
六、日常小问题处理:
1、轻微渗漏:立即更换,检查底盘尺寸是否合适、粘贴是否平整。
2、异味明显:检查袋子是否密闭,可使用造口清香剂(勿直接接触皮肤)。
七、心灵加油站:拥抱新生活
1、接纳改变:造口是延续生命的通路,不是缺陷,给自己适应的时间。
2、寻求支持:加入造口患者联谊会(如「中国造口协会」地方组织及医院病友群),与经历相似者交流。
3、家人沟通:坦诚与家人沟通感受和需求,共同学习护理技巧。
4、专业帮助:如长期情绪低落焦虑,可寻求心理咨询。
请记住:您不是独自面对!医院的造口治疗师(ET)、普外科护士是您坚强的后盾。定期复诊,随时咨询。
生命的河流或许改道,但前行的力量从未改变。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肠造口只是您身体地图上的一个新坐标。每一次熟练的更换,都是您重掌生活的勋章。愿您在这条路上走得从容、自信,拥抱属于您的充实与美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