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路上,很多女性朋友曾反复经历失败的妊娠结局,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负担,还要面对经济与精神上的多重压力。
作为影响妊娠成功率最关键的因素—胚胎的着床,它的顺利与否取决于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二者发育的同步性。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客观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江湾医院超声科专家张白玉医生为您详细解读!
子宫内膜容受性
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定位、黏附、侵入并最终使之着床的能力。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影响较大,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占着床失败原因的 2/3。
目前,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有子宫内膜活检、激素水平检查和超声检查。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超声和多普勒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
目前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较多的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超声观察内容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内膜蠕动波、内膜类型、内膜厚度及内膜容积、子宫动脉血流监测。
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联系
通过超声动态监测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管的血流指数、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等参数变化,有效了解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
子宫内膜蠕动波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联系
子宫内膜蠕动波是指子宫内膜随邻近肌层的非同步收缩而引起的机械运动。子宫内膜蠕动可影响胚胎的迁移,蠕动频率过高会对胚胎产生不利影响。超声检查可无创、动态监测子宫内膜蠕动频率及方向。
子宫内膜类型与妊娠率的关系
子宫内膜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A 型为「三线征」,也就是子宫肌层-内膜基底层交界处间的强回声线状回声,其余表现为低回声;B 型也可见「三线征」,但子宫肌层-内膜基底层交界处可见明显强回声增厚,呈模糊样;C 型表现为整个子宫内膜均一强回声。
临床可以通过超声动态监测子宫内膜类型在「种植窗口期」的变化,再将子宫内膜回声定量分析,以此减少误差,从而更准确地评判移植时机。
子宫内膜厚度的指导作用
将超声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动态监测作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有效指标,用于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容积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三维/四维超声的临床应用解决了二维超声无法测定冠状面的局限,能实时、动态、有效地监测子宫内膜容积,反映子宫腔内的整体状况。内膜容积在 2 ml 以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差。
子宫动脉血流监测
研究发现在临床围着床期子宫动脉 RI、PI 降低,更有利于胚胎着床,提示监测子宫动脉 RI、PI 可以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月经周期中动态、实时的观察子宫动脉血流相关指数,对不孕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不孕症促排卵治疗的成功率。
各位姐妹,如果你也面临多次胚胎着床失败,请不要气馁,要从各个方面积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