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士今年 52 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儿子女儿事业有成,自己在单位也是人人尊敬。是亲朋好友羡慕的「有福气」女性。就是这样「完美」她,有一个羞于启齿的「秘密」,这个「秘密」困扰了她十几年。她已经尿频尿急十余年了!在家还好,多跑几次厕所就可以了。但是,最怕出门,每次出门,最担忧的是自己上厕所的问题,恨不得自己有超能力,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厕所。当然,周女士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每次出门就只能带尿不湿。一两天还好,尿不湿用久了,妇科病又来了。
就这件事情困扰了周女士十余年,随着时间的推迟,这个症状确越发严重。
2023 年 3 月 23 日,周女士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做完两癌筛查,请妇科首席专家陈亦乐教授解读报告。在看诊期间,周女士无意中提起自己尿频尿急。常常看泌尿外科,药吃了不少,反而越来越严重。陈亦乐教授听完周女士的自述后,建议周女士做一个盆底筛查。最后周女士盆底筛查后发现她的 盆底肌力明显下降,且肌肉张力非常高,医生建议周女士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周女士尿频尿急及漏尿症状明显,在评估完后盆底后,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唐梦婷主任医师为周女士制定了治疗方案:予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磁刺激及内阴射频联合治疗。康复治疗需持续进行 3 个月。
在身体层面,尿失禁会给妈妈们带来皮疹,以及尿路感染的风险。但尿失禁的「杀伤力」,更多集中在心理层面。
在欧美,尿失禁称作「社交杀手」。难以控制排尿,让妈妈们需要忍受异味,频繁的进出卫生间,以及他人异样的目光。因此,尿失禁人群容易情绪低落,变得沉默寡言,变得不喜欢与人接触,不爱出门。
在女性更年期后,因为身体激素的变化,尿失禁会变得更加严重。对于中国妈妈们来说,那正是快要退休的年纪。
当她们辛苦一生,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尿失禁却会像一把无形的枷锁,锁住她们对晚年幸福的向往。
尿失禁,也就是俗称的「漏尿」。在尿失禁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高达 30%,而男性发病率为 10%。
为什么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因为女性生产或者年龄增大会导致盆底肌松弛,这是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肌肉群,它像一张吊网一样支撑着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直肠、肛门等器官。
我们的排尿排便,都需要盆底肌的辅助完成,而且女性性生活质量更是与盆底肌密不可分。在女性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孕期增大子宫的增大,盆底肌会变得松弛,并且妊娠分娩次数越多,盆底肌肉受损也会越严重。
人们常说「多子多福」,但对于妈妈的身体来说,这并非是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