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做手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莫过于手术风险大不大、外科手术医生技术高不高,而很少注意到麻醉。
麻醉嘛,无非是「打一针、睡一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曾有人用飞机的航程比喻麻醉工作,要完成一次成功的航程,起飞(麻醉诱导)和降落(麻醉苏醒)最为要紧也最考验技术。
即使是很短的航程,每次起飞和降落前也都要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麻醉也是如此,并不会因为手术小、时间短风险就会降低。对于麻醉师来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与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2016 年 12 月,有一位麻醉女医生,因一张为 102 岁老人「抱式麻醉」的照片爆红于新闻媒体。
麻醉过程,老人既躺不下也坐不住,被骨科医生抱在怀里,这「抱式」体位连教科书上都未曾见,对低年资的医生来说更是一种传说。
这名女麻醉师名叫董英伟,如今,她来到了深圳,入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担任麻醉科主任、围术期医学部副部长。
提起 5 年前爆红网络的「抱式麻醉」,董英伟主任对这位百岁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为什么会采用这种看似非常规的姿势给患者进行麻醉呢?当时这位老人不能耐受全麻,一旦采取平躺全麻,就有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但如果采用侧卧位实施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老人家由于疼痛也不能配合;经慎重考虑后,董英伟主任决定让骨科医生抱着老人固定体位,然后从后面进行腰椎穿刺。
但这种麻醉对穿刺的技术要求颇高,本身也很有难度。董英伟说:「其实看照片上患者还是偏歪的,是斜着抱的,这样我穿刺肯定还是有难度。老人家都 100 多岁了,很多 60 岁的人椎间隙就很窄了,所以我也是用了很细很细的针,差不多只比头发丝粗一点。」
董英伟主任表示,自己并不是第一次给超过百岁的老人实施麻醉,在此前她还曾经给一位 105 岁高龄的老者进行过手术麻醉。
「抱式麻醉」照片定格了董英伟主任的医者仁心,但只是她多年麻醉生涯中普通的一个剪影。当她还是一名实习医生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这样的麻醉医生,绝不会让患者因为不能麻醉而无法手术!
几万例成功的麻醉手术见证了她的精湛技术和医路坚守:从生后 3 小时的婴儿到 105 岁的老人,从体重 1.75 公斤的低体重高危新生儿到 154 公斤的高龄产妇,从入手术室收缩压不到 40 毫米汞柱的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到收缩压高达 260 毫米汞柱的胸主动脉瘤……
从事麻醉工作 32 年来,董英伟主任道出成功的秘诀:「一台漂亮的外科手术,是需要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珠联璧合。」
有一位在工地干活摔伤的外地农民工,在受伤 10 小时后被运送到董英伟主任当时所在的医院。当时已是凌晨 1 点,患者肢体多处骨折,虽然没有明显的失血性休克,但麻醉后血压骤降、骨折下肢青紫、足背动脉消失,骨科医生准备为患者施行截肢手术。
但就在那时,患者异于寻常的麻醉反应引起董英伟的高度警惕,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严格的术前评估,她认为病人除了骨折外,肯定还有复合伤!
她沉着冷静,排除了许多可能情况后,怀疑病人是腹部活动性失血,坚决阻止了马上要进行的截肢手术。在场的外科医生、护士、甚至于其他麻醉医生都不理解,因为刚刚做完的腹部超声显示肝脏、脾脏完好,腹腔内也并没有检测到血液。
在短暂而激烈的僵持下,董英伟主任立即请普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室会诊,要求腹腔穿刺,结果抽出了活动性出血,证实了董英伟主任的猜测。
经剖腹探查,发现是罕见的小肠系膜动脉破裂出血,患者腹腔内血液已高达 3000 多毫升,受该动脉支配的肠管有四段已经变黑坏死!
原来,患者受伤后该动脉即刻破裂,但由于伤后腹肌高度紧张,肠系膜扭转打折动脉被自行止血,当麻醉后腹壁松弛,自我保护消失,加上手术体位的摆动这才引致失血显现。
手术从凌晨 1 点进行到上午 11 点,患者肠道坏死部位切除,吻合,骨折复位固定,患者保住了命,也保住了腿。
常言道「外科治病,麻醉保命」,外科医生可能更多关注腹腔出血量、休克情况、如何止血、是否合并空腔脏器损伤、手术的预后等。而麻醉医生则会关注那些隐匿的「陷阱」,是否合并脑外伤、颈椎骨折、血气胸、骨盆骨折、长骨闭合性骨折等问题,考虑可能给麻醉操作、苏醒、休克治疗等带来的困难,尽量改善患者预后。
几万台手术的成功麻醉,是对董英伟麻醉高超技能的「千锤百炼」!
镇静、镇痛、肌松,漂亮的调控,让患者在一两分钟之内达到一个合适的麻醉深度。麻醉医生手下的针也是格外特殊——角度、深度、力度、药物浓度,每一个细节都是千锤百炼后的指尖艺术。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无影灯见证太多类似的惊心动魄和扭转乾坤。
董英伟尤其擅长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和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在引进南科大医院后,在短短 4 个月,董英伟主任就遇上了不少「棘手」的麻醉。
1、一边要控制心室率,一边要增加心室率
2020 年 11 月,一位心衰心梗患者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即将进行手术,麻醉难度很大。患者血性心包积液,有心、肺功能不全,平时合并有高血压、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两年来睡眠时需要配戴呼吸机。
进入患者入手术室时,患者出现了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同时患者因心梗住院,所以为了降低心肌耗氧量,必须控制心室率,避免心动过快;又由于心包填塞,只能靠增加心室率维持心输出量,维护血供,血压过低,又无法满足心脏供血,所以麻醉非常棘手。
董英伟凭借多年心脏手术麻醉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快速制定麻醉方案,在半卧位给患者行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随后进行动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精密监测调节相关生理指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麻醉苏醒后,患者呼吸浅快,脱氧后血氧浓度低于正常值下限。
按常规流程,患者手指血氧饱和度数据提示气管导管不能拔除,需带管回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才能确保安全。经董主任的专业评估,对患者生理指标仔细调整,20 分钟后便拔除气管导管。
董英伟说:「拔除气管导管,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机率,且无气管导管刺激有利于术后血压心率的控制,消除术后影响心梗恢复的不利因素。」患者术后次日即可脱氧呼吸。
2、骨折老人合并多种疾病,手术做不做?
2020 年 12 月,一名 85 岁老人摔倒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紧急送往南科大医院,经骨科医生评估须做髋关节置换术。
老人年岁已高且病情复杂,合并有慢性肾衰、高血压、糖尿病、心衰、脑梗死、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慢性肾衰已到 5 期,长期在南科大医院肾内科维持血透。2 个月前还曾突发心梗导致心脏骤停,幸运抢救及时。
心梗后 3 个月内的心肌组织极其娇嫩,是不允许做任何手术的,但老人若不实施手术的话,老人只能长期卧床会导致肺感染等,加重病情。董英伟主任在充分评估后决定做椎管内麻醉,术中精准维护患者的循环指标和内环境,让手术顺利进行。
「所有危重病人向我汇报,所有危重病人由我主麻」,入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之后,董英伟主任作出了铮铮诺言。
为了便于工作,她甚至将休息的床搬到了办公室,工作至半夜,就合衣而睡了。正因为对患者的热爱,也正是有了长期不间断在临床一线的摸爬滚打,屡次突破麻醉禁区,董英伟主任成为了外科手术的一根「定海神针」。
深圳创新之城的特质深深地吸引着她,怀揣着带队伍、建学科的热情,董英伟主任南下深圳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如今,她更专注做疑难危重患者管理和做疑难病例救治,整体提升麻醉质量,亲力亲为带领年轻人做急危重患者麻醉。在她的带领下,麻醉医生正在完成新的角色转变,大步向成为「围术期医生」的价值目标迈进。
麻醉学科的强弱影响着医院整体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麻醉学科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已经走出手术室,覆盖到各类检查、介入治疗中,麻醉技术追求的不仅是「手术安全无痛」,更要满足「舒适化医疗」,让患者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无痛。
如果要给麻醉学科一个定位,董英伟主任认为麻醉可以说是临床支撑学科、枢纽学科。
如今,董英伟主任作为围术期医学部的副部长,正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围术期医学部部长宋学军教授带领下,加紧建设围术期医学部。而围术期医学,就是力争做到患者围手术期全程无痛,为患者快速康复做努力。
比如在康复治疗领域,患者在接受关节手术后,需要及时锻炼来恢复肢体的机能,但手术后的疼痛又让患者难以坚持锻炼。这个时候,如果有麻醉镇痛的介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让患者能够尽早开始自己的康复训练。
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缺乏规范的术后管理,超过 50% 的患者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其中 20%-40% 的病人还会发展成为慢性疼痛。
围术期医学部的成立,也深化了麻醉学科的内涵,将从关注「术中」到关注「全程」、从「手术治疗」到「无痛与舒适化诊疗」转变,这对于全程参与手术、熟悉病人生命器官功能状况及精通各种麻醉药物管理的麻醉医生来说,必将发挥着主导作用,将贯穿术前评估、术中维持、术后恢复的全过程,麻醉医生也将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围绕手术到贯穿全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无痛、舒适化诊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