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脊柱骨伤科成功完成了广西区内首例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日前,脊柱外科技术再上新台阶,顺应「微创精确技术」的外科发展概念,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成功完成了一例颈椎神经根鞘囊肿的手术治疗,据悉,其相关技术治疗该疾病尚未在区内报道。
患者为一名 43 岁的男性,因「肩背部疼痛伴右上肢麻痛 2 年」入院。结合病史、查体及 MRI 检查,患者诊断为:右侧 C7/T1 椎间孔区神经根鞘囊性占位。
患者于 2 年期间反复求医,多次予以对症止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一些医师曾建议手术,手术方式是开放性,损伤非常大。
近日,来到我院微创专家钟远鸣教授处就诊。
入院后经全科讨论,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肿物的定性诊断为神经根囊肿,患者压迫症状重,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有明确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需行手术治疗。
术前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水成像提示:颈 7/胸 1 右侧椎间孔占位,神经根受压。
常规的手术方式处理神经根鞘囊性占位,需切开分离右侧椎旁肌肉,切除颈 7 下关节突及胸 1 上关节突,脊柱稳定性明显受到破坏,加重位置在颈胸交界区,通常需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恢复脊柱稳定,该手术创伤大,费用昂贵。
在我区脊柱微创外科专家钟远鸣、张家立教授的精确分析指导下,考虑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鞘囊性占位局限,结合 CT 与 MRI, 可实现「精准外科技术」概念的准确定位,施行后路微创脊柱内镜内镜下经 C7/T1 椎板开孔探查、神经根鞘囊性占位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全麻下行脊柱内镜椎板开孔探查、神经根鞘囊性占位切除、神经根减压术,术中见神经根肩上腋下减压彻底,囊肿摘除。
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同意后,8 月 27 日,在科室团队的充分术前准备后,由微创专家钟远鸣和黄保华副主任医师主刀,患者在全麻下实施了微创脊柱内镜下手术。
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即感右上肢疼痛、麻木消失,术后当天即起床活动。患者术后复查 CT 及 MRI 提示其神经根囊性占位组织已完全取出(见图示),术后病理结果诊断:神经根囊肿,术后 1 周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提示囊肿摘除彻底,手术切口仅 8 mm。
脊柱内镜技术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在腰椎的应用相对较广泛,国内有较多的医院已经开展。由于颈椎解剖的特殊性,脊柱内镜技术在开展有一定难度,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处理椎管内或神经根管内的占位病例,占位病变与硬膜囊及神经根的结构关系复杂,致使手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严重者可发生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和全瘫。
该手术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开创了微创内镜技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先河,同时标志我院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炉火纯青。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