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上午,温暖的阳光洒满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的病房。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新手妈妈胡尔西(化名)重获新生。作为 喀什地区首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案例,胡尔西的故事不仅标志着我院血液内科在治疗疑难血液病方面迈上新台阶,更为南疆的无数血液病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年轻妈妈突患白血病 平淡生活按下暂停键
2023 年 5 月,当女儿刚满 1 岁时,她总是感到浑身无力,反酸烧心。县医院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白细胞异常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严重偏低,血小板也告急,考虑为白血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恶疾,胡尔西虽然心中充满恐惧,但她选择坦然面对,紧紧握住家人的手,积极接受治疗。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轻易放过她。经过 4 个疗程的大化疗,病情虽有缓解,却在去年 5 月再次复发,皮肤上出现瘀斑。她心中一沉,知道病情可能复发了。胡尔西来到我院,寻求最后的希望。
面对胡尔西的复发病情,黄宇贤教授接手她的治疗。他携同科室艾克拜尔主任、努尔阿米娜主管医生等医护人员,组成疾病治疗小组。他们仔细梳理胡尔西的既往治疗过程,深入研究她的基因突变谱。他们翻阅资料、讨论方案,最终制定了一个靶向联合甲基化治疗的个性化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考虑了胡尔西的病情特点,还充分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奇迹出现了!胡尔西的白血病出现缓解,骨髓残留达到阴性。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她知道,这是自己重生的开始。 胞弟捐献干细胞 团队携手共克时艰
虽然白血病病情得以缓解,但复发难治型白血病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胡尔西。为防止疾病再次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了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然而,这项技术难度极高,涉及供者选择、移植方案制定、干细胞采集、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等多个方面的考验。
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提出开拓医疗援疆新技术的要求。肖非院长、黄宇贤教授等援疆专家携同我院医护人员,成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攻关小组。
他们经过多次论证,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玉华主任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明主任等移植专家审定方案。在设备方面,医院设备科全力支持,解决干细胞采集的设备问题;在用药方面,药学部也积极配合,确保移植用药的供应。
在这个过程中,胡尔西的胞弟热合米(化名)勇敢地站了出来。这位 12 岁的阳光少年,虽然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但他知道,自己的姐姐需要他。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自己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采集干细胞的那天,他紧紧握住姐姐的手说:「我希望我的细胞能在姐姐的体内生长发芽,让她早日好起来。」
移植过程中,胡尔西经历重重难关。她出现了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性脑炎和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每一次并发症的出现,都让医护人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是,援疆专家和血液内科医护团队始终与她并肩作战。他们日夜守护在胡尔西的床边,精心治疗、细心护理。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胡尔西顺利渡过难关,成功出院。
近 2 年的治疗历程,让胡尔西的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困难。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组织上门看望、体格检查,并捐赠药物及生活用品。他们不仅关心胡尔西的病情,还关心她的生活。他们知道,胡尔西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疗,还有温暖和关爱。
「好好休息,注意保重身体,虽然治疗结束了,但康复的路还很长,我们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给你鼓励和支持,加油!」
2 月 22 日上午,科室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在援疆专家和科室骨干的带领下,来到胡尔西的家中。他们带来了一笔善款 13900 元,这是科室医护人员自发筹集的,用来帮助胡尔西解决眼前的困难。志愿者们还嘱托胡尔西定期来院复查,并现场宣讲了移植后的家庭康复知识。
这一幕幕温情的画面,彰显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人间大爱。在新技术力量和医患和谐的氛围中,胡尔西重获了新生。她知道,自己能够战胜病魔,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无私关爱。她也深知,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要更加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用实际行动回报医护人员的恩情。
什么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后,将健康供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包括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和非恶性血液病(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喀什地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先后 10 批共 9 位广东援疆专家帮扶和努力下,不断成长进步,现已是新疆血液病研究所喀什分所、喀什地区血液病质控中心,拥有 6 个百级移植仓,可以常规开展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及微移植等先进技术,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南疆血液病患者保驾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