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9
原创

桂医附院:极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让瘫痪老人重新站起来

70 多岁的莫爷爷因为肿瘤转移到胸椎上,在做了胸椎骨水泥注射的手术,手术后背痛减轻了不少,莫大爷就出院回家了。不料回家后一个月,莫大爷逐渐瘫痪了。

这可急坏了莫爷爷的家人,他们把莫大爷送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就诊。

住院后经相关检查,发现莫大爷原来的胸椎手术部位,大块骨水泥漏进了椎管,伴随着肿瘤组织的增长,共同对脊髓造成了压迫。

什么是骨水泥?

骨水泥是应用在骨科手术中的骨粘固剂,因为凝固后特别像水泥所以叫骨水泥。它的作用和水泥也非常相似,能起到连接和填充的作用,一些骨肿瘤或者松质骨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导致的骨髓腔空洞就可以使用骨水泥来进行填充治疗。

脊柱骨病外科主任邹国耀介绍:椎管内骨水泥大量渗漏是比较罕见的并发症,我们查阅了专业书籍,基本上没有参考,国际上的文献报道也非常少。

莫大爷入院诊断为胸 10 骨水泥渗漏并截瘫,他的椎管内所有空间都被坚硬的骨水泥和丰富血运的肿瘤组织所占满,像豆腐一样娇嫩的脊髓被石块一样的组织紧紧地压住,这么严重的病例我们还未见相关的报道。要完成这个手术需要极高的前期内镜技术沉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脊柱骨病外科的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这个手术难度很高,风险很大

鉴于该患者年纪太大,难以经受传统创伤较大的手术,经过科室的集体研究和讨论后,决定用胸椎脊柱内镜进行手术。

该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术中可以与患者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大大减少了神经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以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尽管患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桂医附院骨科专家充分的信任,同意手术方案。

脊柱、骨病外科副主任沈翀博士手术团队凭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经受住了术中的多重考验。最终通过两个 1 厘米不到的小切口,完全取出了患者椎管内的骨水泥和压迫的肿瘤组织,为患者解除了神经脊髓的压迫。

桂医附院:极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让瘫痪老人重新站起来
术前 VS 术后
桂医附院:极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让瘫痪老人重新站起来
术前 VS 术后

沈翀博士介绍,要取的骨水泥跟石头一样硬,而人的脊髓神经像豆腐一样娇嫩。这个手术就像要取走包住豆腐的大石头,我们得先把这大石头用手术工具打成小块,再把小石头取出来,在整个过程中你不能碰伤里面的豆腐,因为一旦碰到,患者就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经过康复锻炼,患者从手术前的瘫痪在床,慢慢地恢复了行走能力,现在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这是一个难度和风险都非常高的手术,据网络查询,相类似的案例报道少之又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