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16
原创

勿以「疝」小而不为

「疝」是人体正常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的区域,由原来的部位移位到其他部位的病症。

我们可以把疝气想象成轮胎上面的一个隆起,轮胎的外层就像腹壁,内胎就像肠管,如果外壁某个地方出现薄弱,内胎就会向外膨出。同样,当腹壁出现薄弱区域,肠管从腹壁突出就会形成疝气。

慢性咳嗽、便秘、体力劳动、打喷嚏等原因导致的腹内压增高以及腹壁薄弱都有可能引起疝气。

问:易患疝气的人群

🔹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 婴幼儿

🔹 普遍来看,男性疝气患者多于女性

问:如何治疗疝气

成人疝气无法自愈,可尝试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减少活动、减肥、穿疝气带或绑腹带等方式缓解症状,手术是更加有帮助的治疗方式。

疝气手术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选择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或腹腔镜下疝修补。

术后温馨提示:

🔹 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用手适当按压伤口,可减轻腹部张力造成的伤口疼痛。

🔹 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咳嗽、用力排便、搬提重物以及长距离行走、登山、骑车、跑步等剧烈运动。

问:如何预防疝气

🔹 适度锻炼

日常避免久坐、久站、久蹲,遵医嘱根据自身状况适量运动,加强腹部肌肉力量。

🔹 避免剧烈运动

不要进行激烈的蹦跳,不要做屏气发力的动作,不要搬动过重的物品。

🔹 规律作息

调整作息,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调节饮食

日常饮食需清淡,少油少盐,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