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 87 岁高龄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李爷爷(化名)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该案例创下院内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最高龄纪录,标志着我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多学科协作、创新性技术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龄老人深受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生活不能自理
因阿尔兹海默症饱受折磨,生活无法自理,记忆缺失严重,不认识家人。这种情况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并不少见,这一疾病如同一团阴影,笼罩着无数家庭。李爷爷就是其中之一。
李爷爷今年 87 岁高龄了,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并且已处于重度认知功能减退阶段。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基本的自主进食都无法完成,沉默不语,与人无法沟通交流,需要家人 24 小时贴身照顾。
看着老人一天天加重的病情,面对基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持续恶化的困境,家人束手无策。虽然了解到可以手术治疗,但由于李爷爷已经是 87 岁高龄,并同时患多种基础疾病,家人一方面担心手术风险,一方面又想抓住机会,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让他安享晚年。
家属经多方打听,来到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就诊。
高龄患者迎转机,微创手术破难题
神经外科王浩然主任介绍:「基础药物和保守治疗对李老先生这样重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已无效果。老人已经 87 岁高龄,对麻醉、术后护理等都有极高要求,无疑将手术的风险成倍增加。但是我院也曾为多位 90 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施行颅脑手术,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区」,身体各项机能指标符合手术指征的条件下,是可以尝试手术治疗的。」
术前,王浩然主任组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手麻科、重症监护等多学科专家开展「一人一策」精准讨论,结合患者高龄特点制定围手术期安全保障措施,组建包含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在内的「高龄护航」医疗组,为高龄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过 4 个多小时的高精度奋战,王浩然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老人实施手术。术中荧光造影显示淋巴静脉引流通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据王浩然主任介绍:「传统的观点认为,如果患者的年龄超过 80 岁,手术治疗风险大,不敢冒险,大多会选择保守治疗。而随着手术方式、手术设备、麻醉技术的提高,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区」。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医院多学科协作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也为高龄复杂患者群体带来了希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的临床研究,为探索脑淋巴系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联提供新思路,推动更多创新技术落地,切实解决患者病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