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65 岁的吴先生行走时被电瓶车撞倒,由于受伤严重,术后依然深度昏迷,并且出现了高热、肺部炎症,全身插上了很多管道,这些管道极易堵塞、脱落,给营养支持、输液抢救带来困难......案例 2今年
案例 1
65 岁的吴先生行走时被电瓶车撞倒,由于受伤严重,术后依然深度昏迷,并且出现了高热、肺部炎症,全身插上了很多管道,这些管道极易堵塞、脱落,给营养支持、输液抢救带来困难......
案例 2
今年 48 岁的江女士,在一次健康体检中,发现腹部 CT 肝脏左叶 2 厘米占位。经医生及时手术,身体恢复十分理想,但是需要定期化疗。由于江女士的静脉很细,导致输液非常困难。同时每周一次的化疗药物,让她的手臂上的组织发生了坏死、溃烂,夏天也不敢穿着短袖出门......
输液困难怎么办?当输入液体带有腐蚀性时,如何让我们的血管免遭其害?
新技术来了!
这项技术叫 PICC!
有了这项技术,患者就不用忍受每天扎针的痛苦,对于腐蚀性液体,也有了保护作用。
金爱云录制《论健》节目
PICC 是什么?
PICC 是一种静脉通路,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管的末端放置到中心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这个技术是从英语国家引入的,英文表达:Perpherallry inserted cental catheter , 用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简单表达叫做 PICC。
PICC 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利用 PICC 可以将药物输液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
PICC 导管,如何放入体内?
PICC 导管通常是在上肢的上臂在超声下找到静脉,然后穿刺,再放入静脉。
通常在穿刺前会在局部注射一点麻药,患者的痛苦就如打了一针那样。
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的画面
放置导管,「两点一线」是关键
首先是置入这一「点」,在 B 超引导下完成来,这对穿刺护士起到的很大帮助,同时穿刺点从肘关节下移到上臂,这是革命性的改变,这不但提高患者导管的舒适性也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
另一个「点」就是导管尖端,这个点在置管过程中,用心电图来判断。
根据心电图变化来实时判断 PICC 导管尖端位置
一「线」的要求是沿着血管,途中没有打折。目前可以通过 X 线胸片来判断。
PICC 置管术
为什么是护士做,不是医生?
因为外周静脉穿刺是护士的强项。护生在最后一年临床实习就开始静脉穿刺的培训,平时穿刺的机会也多于医生,所以护士有置 PICC 导管的资质。
当然 PICC 导管不是所有的护士都可以置的,是要经过 3—5 年的临床工作基础,再通过专科护士的培训才有资质。在这方面浙江护理学会每年有一期的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培训,全脱产培训 4 个月考试合格后才有资质。
目前,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样的专科护士有 8 人,他们负责全院 4 个院区的 PICC 导管置入、解决临床护士遇到静脉输液难题。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就是静脉输液治疗临床专家。
为了实时了解导管尖端位置是否正确,他们要会看心电图。为了提高导管置入成功率在置管前评估患者静脉径路,他们还要会看 CT。置完管后患者常规需要做 X 线胸片定位,作为基本依据,专科护士还要会看 X 线片导管位置。所以对他们的专科要求高于其他护士。
金爱云和她的团队,结合临床经验,根据身高、体重,建立模型,来修剪 PICC 导管长度。该研究获得卫健委的课题支持,并且申报了一个发明专利。
置管后,专科护士会叮嘱病人哪些?
置管后一般要求患者,每周来医院一次,对导管进行维护。包括:冲洗导管(预防堵管),更换辅料和输液接头(预防感染)。
过程中,如果发生堵管,护士会尝试用一种抗凝药物对导管疏通,大多数能成功,也有少部分不能疏通成功,那就很遗憾提前拔管,称作:非计划拔管。
另外在导管留置过程中,护师也会反复告诫患者:1、不要用力咳嗽、排便。2、不要做引体向上和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3、不要弯腰。
总结:
在现代患者的传统思维模式里,静脉输液除了钢针就是留置针。其实不然,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还有 CVC、PICC 等多种输液模式可以选择!
专家介绍
金爱云
护理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本科学士 主任护师
浙江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抗癌协会血液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特长:血液病临床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静脉输液治疗。2002 年开展 PICC 置管术(盲穿),2009 开展超声引导 PICC 置管术,2013 年开展心电定位超声引导 PICC 置管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