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灵灵
康复科主治医师
曾获「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医生」「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裁判」「优秀教师」等称号,获桂林医学院 2022 年春季班主任主题班会说课比赛三等奖。多次担任临床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团队在校赛、华南赛及国赛上均取得较好成绩。
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有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却总是能量满满的医生,奔波于病房、门诊、治疗部之间,她总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壮举,但始终坚守初心,恪尽职守,用努力和付出诠释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她就是伍灵灵,一位从事康复工作近 10 年的康复医生,用自己所学的康复知识让众多患者重燃生活之光,回归家庭及社会。
「是否真正治愈,还要看术后康复情况……」「病情已经稳定了,但功能恢复还要看后期康复……」,虽然很多人对于康复并不太了解,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康复医学也正在慢慢走进百姓的医疗甚至日常生活。临床医学主要利用药物和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以疾病为导向,目标是治愈;而康复医学则是以患者为整体出发,以功能为导向,帮助患者恢复最大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让其回归家庭及社会。
「有事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伍灵灵和患者的故事里,这句话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康复科病房中最常见的便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他们常常存在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由于身体功能的巨大落差以及漫长的康复周期,这些患者在沟通上存在一定困难,治疗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不理人、拒绝进食甚至打骂医护人员等现象,而伍医生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经常走进病房对患者进行「话疗」,用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关怀给予患者力量和信心:「你真棒」、「你今天又比昨天进一步一点了,继续加油」、「今天真开心,都看到你对我笑了啵。」
曾有一位 60 多岁的刘大爷,因脑出血遗留吞咽、小便及右侧肢体功能严重障碍,留置胃管及尿管,刚入院时,老人家连自主翻身都不能,以为自己以后就要躺在床上,走不了路,整天郁郁寡欢,不愿配合治疗,但伍灵灵并没有因此放弃,她每天早查房及下班前都会去病房与患者进行交谈,并向家属了解病人患病前的工作、兴趣爱好,以便更好的做患者思想工作,在她耐心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后,刘大爷开始慢慢接受康复,对自己的也有了信心,经过大半年的康复训练,刘大爷已经顺利将胃管及尿管拔除,可以下地缓慢行走,甚至和老伴一起逛菜市买菜。
「躺着进来,走着出院」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伍灵灵说道。
「手术一半,康复一半」,这是在骨科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去年 6 月一位年仅 14 岁的小孩,不慎从三楼坠落,导致头面部、胸部、双下肢多处骨折,经重症科、骨科及口腔科等多科综合治疗后,遗留双下肢严重运动功能障碍,伍灵灵接诊后,详细了解病情并评估患者功能情况,与上级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护士共同谈论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此间了解到患者正处于初三阶段,学习紧张,需要一个安静环境上网课,伍灵灵立即与主任、护长沟通后,给患者更换合适的房间。此后患者的伤口定期换药、术后复查、心理辅导、康复效果追踪,定期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调整,伍灵灵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从卧床到轮椅,到拄拐行走,再到独立行走及上下楼梯,经过 5 个多月的康复治疗,患者已顺利重返校园学习。伍医生的仁心仁术也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赞誉。
作为科室总住院医师,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孕期的特殊阶段,甚至生产前一天她依然坚守在医疗一线,无私地付出着她的心血和汗水。而作为一名康复人,她始终秉持「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信念,除了门诊及住院部的患者诊治工作以外,还要负责跨科会诊,孕期的她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医院各大科室,会诊中她耐心听取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叙述,细心查看病历资料,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计划,让早期康复介入切实的融入各个科室,使许多科外患者的康复治疗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科室年会诊量突破两千多人次。
此外,她是医者,亦是师者,因而在各大教学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她挺着大肚子给学生们授课,将自己所学知识倾囊相授。在孕晚期仍能如此努力工作,她的坚韧和毅力令人敬佩。她的付出不仅是对患者的关爱,更是对医疗、教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最长久的温暖,是让自己成为一盏灯」。
医路漫漫,勿忘初心,医学不止是身体治疗,更是心灵的治愈,做一位有温度的医者,成为照亮他人生命中的那束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