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岁的厉女士(化名)来到徐州仁慈医院周围神经外科就诊的时候,两个黑眼圈非常浓重,像是化了「烟熏妆」。接诊的陈步国主任吓了一跳。
半年前,厉女士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髋关节损伤,髋臼骨折,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救治之后,出现了一个麻烦的问题:大腿后侧向下直达足趾处持续不断地麻木、疼痛,白天有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尚可忍耐;而一到要睡觉的时候,疼痛愈发难忍,夜夜无法入眠。当地医院医生检查后,怀疑厉女士坐骨神经受损,但当地并没有对应的治疗手段。
直到 2 月中旬,她才通过网络了解到徐州仁慈医院周围神经外科,抱着一线希望前来求诊。
经过肌电图、神经超声等特殊检查手段,陈步国主任明确告诉厉女士:由于车祸的高能量损伤,在髋臼骨折的同时她的坐骨神经也受到损害,
麻木、疼痛就是神经损伤的重要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肌肉萎缩、行走障碍,甚至下肢瘫痪等。
厉女士经过半年的保守治疗,症状没有改善,特别是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养」不会让病痛得到缓解,必须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受损部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手术中,仁慈周围神经团队运用 3D 显微镜,在放大 40 倍的视野下谨慎观察厉女士的受伤部位,手术中可以看到,在坐骨神经周围有较多增生的瘢痕组织卡压着神经,有的部位受压迫变得扁平,有的部位因神经纤维轴浆流不畅出现水肿增粗的情况。
在 3D 显微镜下,陈步国团队将厉女士的神经从一堆瘢痕组织中分离出来,切除增生的瘢痕组织和周围卡压的组织,给坐骨神经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手术结束后,厉女士的疼痛症状立即缓解,当晚就在病房里睡了个踏实觉。
手术后 1 个月,厉女士再次来到徐州仁慈医院复诊。曾经因为外伤、疼痛而无法正常睡眠、行走的她,如今精神焕发,步态也恢复正常。
董自强副主任医师介绍,人体的下肢周围神经包括两大分支,分别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分别负责下肢不同区域的感觉、运动等功能。
如果下肢神经因外伤或疾病遭到损伤,不仅会出现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而且很可能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
12 岁的小杨(化名)去年 5 月因交通事故导致腿骨折,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打着钢板回家休养。康复过程中,家长发现她伤腿
每次跨步的时候都很「别扭」,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是脚背无法抬起来。
一开始,家长还以为随着康复训练,这个问题可以慢慢缓解,然而 5 个月过去,伤处骨折已经愈合得七七八八,小杨脚面抬不起来的问题却丝毫没有缓解。这下,家长有些慌了——孩子这只脚不会「废」了吧?
在当地医院复诊时,医生根据症状很快给出了诊断——腓总神经损伤。
然而和厉女士的经历相似,小杨当地的医院同样不具备显微手术修复神经的能力。几经辗转之后,她在家长带领下来到徐州仁慈医院,由陈步国主任、董自强副主任医师团队实施了修复手术。手术中可以看到小杨在膝关节腓骨小头处的腓总神经已经受压变扁平,在 3D 显微镜的帮助下,手术团队充分松解腓总神经受卡压的部位,同时还要保护其细小分支,确保神经在松解后能得到良好的疗效。
由于神经长时间受损,小杨的小腿处肌肉缺少神经支配,已经出现萎缩。虽然经过显微外科手术修复了神经功能,并恢复了感觉,但肌肉的恢复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最近,她回到仁慈医院复诊时,步态已经平稳许多。
下肢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中较为多发的有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等。有些情况下,这些伤病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若患者误诊,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 颈椎病(脊髓型)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比上述疾病,下肢神经损伤有以下特点:
1、这些损伤往往由明确的外伤引起,患者对受伤过程有鲜明印象;
2、常伴有下肢局部感觉减退或疼痛,但无全身性症状;
3、单纯腓总神经损伤易导致足下垂,行走时出现跨阈步态;
董自强副主任医生介绍,当人们遭遇意外创伤时,一般需要尽快接受急救,而如果相关医院不具备显微外科技术条件,往往只能对出血、骨折、感染等问题进行处理,而无法及时发现或修复受损的神经,甚至有些急救过程中还会对下肢神经造成二次伤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