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5
原创

先天性白内障,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生命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有些宝宝在出生前后,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到眼睛,引起了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能会对他的人生造成较大影响。而对于家长来说,也会对家庭、经济等造成多重负担。

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副总院长 周衍文院张介绍,先天性白内障是指由于先天遗传及引起发育障碍的各种原因,如风疹病毒感染等,导致晶状体发育受到影响,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1 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新生儿中先天性白内障患病率约为 0.5‰,虽然不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但却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孩子会患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尚未找到其确切的发病原因,但是猜测可能是由于遗传或者是系统疾病导致的,当患有此病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眼部结构的发育,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部位,另外研究人员也猜测,可能是由于患者代谢性的因素,或者是母亲宫内有感染现象,导致患儿出现这样的现象。

所以母亲怀有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做检查,这样的话才能够避免自己生出的孩子患有一些疾病。

但是,有研究表明:23.8% 的先天性白内障宝宝有先天白内障家族史,11.9% 有可疑辐射污染史,51% 的有父母吸烟史。

1. 遗传因素:常见的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基因自身出了问题,如唐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等,都可以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2. 母体病毒感染:母亲怀孕初 3 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如风疹、麻疹、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和流感病毒等,可引起胎儿的晶状体混浊。所以,母亲在怀孕初期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率。

3. 服用药物或放射线:准妈妈在孕早期应用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磺胺类药物等,或暴露于 X 线;

4. 母亲合并有其他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小儿白内障的发生。

PART 温馨提醒

周衍文院长提示,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应多观察孩子的眼睛及眼部反应,检查孩子眼珠中间是否有白点,可用「遮盖实验」和「追光反应」方法进行白内障排查。检测单眼时,遮盖住孩子另一只眼睛,如果孩子摇头、哭闹,说明被遮盖的眼睛是没有问题的,若孩子「无动于衷」,则表示眼部可能存在问题。

另外,可用颜色鲜艳的彩球在孩子眼前晃动,若孩子不「追着看」,则可能是眼睛有问题。同时,周衍文院长还提醒,孩子一旦发现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就需尽早摘除白内障,通常建议 6 岁以内手术,尤其是 2 岁以内最佳。

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出生后 3 个月-2 岁,在此阶段及时摘除白内障,可显著降低弱视程度,否则患儿可能因白内障的遮挡而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甚至失明。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