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01
原创

超声支气管镜:呼吸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探查肺部健康的「好帮手」

超声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对浅表和深部的实质器官有很好的成像效果。

但是,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导会迅速衰减,在空腔脏器的诊断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气道和肺脏。

我们无法通过体表的超声获得气道周围和肺脏内的病变的影像。

超声探头在肺部诊疗中的发展历程

随着超声探头小型化,出现了各种腔道内的超声探头,上世纪 90 年代,气道内辐射超声探头(Radial Probe)研发成功,超声诊断技术被引入了肺内。

通过气道内,超声可以很好地观察气道壁结构及气道外的器官和病变,引导活检。

但是,探头需要通过支气管镜的唯一的工作孔道引入气道内,活检时需要撤出探头,再进入活检器械,不能实现超声引导下的实时活检,活检成功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超声支气管镜:呼吸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图片来源:bigstock

很快,在 21 世纪初,径向超声探头(Convex Probe)和支气管镜融为一体的专用超声支气管镜研发成功。

操作中,超声探头可以观察气管壁以外的病变,光学系统可以观察气管内的情况,在专用的显示器上可以同时呈现气道内的常规图像和气道外的超声图像,实现了在超声引导下对气道周围病变实时穿刺活检,即 EBUS-TBNA 技术。

此项技术一经应用于临床,即展现出了很好的诊断能力,被广泛用于肺癌的临床分期、纵隔和肺门病变诊断。它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还可以区分出病灶和邻近的血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活检的安全性。

同时,辐射超声探头并没有退出临床应用,由于肺外周病变位于肺实质内,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因此辐射超声探头被应用于肺外周病变的诊断。

超声支气管镜的优势

以往,肺外周病变的活检或是使用 CT 引导的经皮穿刺,或是由经验丰富的支气管镜医生凭借影像定位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活检。

经皮穿刺准确率高,但是并发症较多,且操作中放射性辐射较高。经支气管镜活检并发症少,但是准确率欠佳。

超声支气管镜:呼吸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图片来源:bigstock


现在,内镜医生可以使用辐射超声探头进入支气管镜不能进入的更细的支气管内,发现病变,再结合透视或者 CT 等定位手段引导活检,即 EBUS-TBLB 技术。

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经支气管镜诊断肺外周病变的准确率。

目前,由于其优秀的诊断效率和安全性,超声支气管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通过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还可以进行分子诊断和基因诊断,成为了呼吸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Q1. 哪些情况适合超声支气管镜技术?

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以及治疗后的再分期

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

纵隔和肺门处占位的病因诊断

肺外周部位病变,不能通过支气管镜直视下活检

Q2. 超声支气管镜比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更痛苦吗?创伤更大吗?

超声支气管镜技术难度高于常规支气管镜,但是借助麻醉技术,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并不会比常规支气管镜更强。

EBUS-TBNA 和 EBUS-TBLB 都是在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技术基础上,联合超声技术,所以不仅不会额外增加创伤,反而会因为超声的帮助减少活检后出血和气胸的风险。

Q3.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时,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吗?

所有的注意事项和常规支气管镜相同,具体可参见以下内容。

作者介绍

超声支气管镜:呼吸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裴迎华

呼吸科医生

呼吸介入医生

副主任医师

◆ 裴医生于 2006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呼吸病学硕士学位。裴医生 2006 年-2021 年在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工作,2021 年 2023 年,裴医生在北京市健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担任科主任,于 2023 年 8 月份全职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呼吸科。

◆ 裴医生任职以来,曾参与呼吸科病房、呼吸重症监护室、气管镜室、呼吸门诊、发热门诊、睡眠监测室等多个岗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肺栓塞、胸腔积液等,也包括各种危重症的抢救和诊治工作,如呼吸衰竭、重症感染、气道梗阻、大咯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