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便秘症状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吗?
文/北京和睦家医院 外科 肖海涛医生
便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作息、身体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各不相同,便秘问题的成因、类型及治疗方法都有所差异。
那么,针对便秘症状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吗?
擅长应对肛肠外科问题的肖海涛医生今天就带来详细讲解,希望能帮助到有这些困扰的朋友们。
Q1. 便秘分为哪些类型?
首先,便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和药物原因引起的便秘。
◎ 器质性便秘:主要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便秘,这种类型的便秘占据便秘患者的绝大多数。
比如说肠道里面长了肿块,导致肠腔狭窄,排便困难所导致的便秘。再比如一些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肠道蠕动缓慢所导致的便秘。
所以当自己感觉有便秘症状时,应当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便秘的疾病。
◎ 功能性便秘:是非全身性疾病或肠道疾病引起的便秘。
◎ 药物性便秘: 常见的引起便秘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解痉药、阿片类、铁剂等。
Q2. 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有关便秘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 3 类:
1.慢传输型便秘
由于肠道本身运动迟缓造成的便秘。
这类便秘患者通常以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为主要表现。
2.出口梗阻型便秘
由于粪便排出障碍所导致的便秘。
这类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大便不一定干硬,但排出非常困难,排便时间长,便后感觉排便不干净,还想排便。
3.混合型便秘
就是既有慢传输的原因,也有出口梗阻的原因。
Q3. 有没有解决便秘的办法?
便秘的基础治疗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1.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粗粮、非热带水果,比如苹果,梨。 喝水不能少,每天至少饮用 2000 毫升水。
2.合理运动
配合一些运动,比如慢走、慢跑、游泳。
3.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很重要,比如每天早餐后去排便,排便时候集中精力,不要看手机或看报纸,排便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Q4. 基础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
当基础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尝试服用一些缓泻的药物。
缓泻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膨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和一些新型的促分泌药物。
◎ 刺激性泻药:比如番泻叶、果导片。这类泻药通过强烈刺激肠道蠕动,导致排便,通常用于为肠道手术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的损伤,且不可逆。滥用者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困难,所以不建议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擅自服用。
◎ 膨胀性泻药:能够让大便松软富含水分,容易排出。代表性药物如车前子、纤维素等。
◎ 渗透性泻药:由于药物的研发不断进展,渗透性泻药也变得非常适用,代表性药物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
这类药物在肠道内吸收缓慢,可以使肠腔维持高渗透压,让盐和水难以被吸收,从而使大便的体积和含水量增加,扩张肠道容积,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
◎ 促分泌性泻药:药物作用于肠道粘膜细胞,刺激肠液分泌,改善便秘。
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研究表明哪一种泻药效果优于另一种泻药,所以关于药物的选择往往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Q5. 手术治疗便秘可行吗?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是所有便秘患者都可以使用的,而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其中很少一部分患者。
当慢传输的便秘患者在所有治疗都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其它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结肠全切除和回直肠吻合术。
大部分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但是,手术带来的其他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需要慎重考虑。
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目前有了一些检查评估的方法,如直肠测压实验、排粪造影等。
常见的出口梗阻原因有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目前有一些针对这些原因的手术方法,但这些手术方法仍处于临床观察中,长期疗效不肯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