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1
原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单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患者切除心包肿物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实施单孔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手术为患者切除心包上肿物。术后,患者情况良好且恢复迅速,这也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运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手术的技术日趋成熟。

手术 1 小时,出血仅 5 ml

不久前,70 岁的张大爷(化名)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胸腔内有「不速之客」。胸部 CT 显示,张大爷在右前纵膈内有一 6 cm*3 cm 的肿物,且该肿物长在心包上。为此,张大爷曾到多地求医,但都告知手术风险太大。随后,张大爷来到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就诊。

科室副主任周一凡了解了张大爷的情况后认为,肿物虽然长在心包上,但与周围组织尚有分界,可实施手术。传统的达芬奇机器人需要在身体上开多个微小切口,考虑到张大爷已到古稀之年,这样的操作无疑会增加术后恢复的负担。

为尽可能地减轻张大爷术后的疼痛感,科室团队在充分研究张大爷的胸部 CT 后,决定运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并采用单孔的手术方式完成手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单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患者切除心包肿物
术中,三组机械臂通过一个切口操作

最终,周一凡和科室团队只用 1 小时便为张大爷完成了手术,术中出血仅为 5 ml。

周一凡介绍,目前普通胸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手术大部分采用多个肋间入路,但因为肋间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术中容易损伤,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为此,科室团队探索治疗的新路径、新方法,尝试开展了单孔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手术,虽然手术难度增加,却能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且恢复快速,让患者住院期间的体验更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