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的过山车是很多人喜爱的项目,缓慢上行与急速下滑的冲击让人精神为之亢奋。但如果血压也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可就不是让人兴奋的体验,而是健康的警报,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3 岁的小姜(化名)已经与高血压持续斗争了好几年,他一直按医嘱服用降压药,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有几次血压竟飙升到了 200 mmHg 以上。最近几个月,他的身体开始发出更多「警报」:头晕频繁,还伴心悸、多汗和呕吐。于是他慕名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并在心内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并为他安排了检查,腹部 CT 显示小姜的右侧肾上腺上竟然「藏着」一个直径超过 6 厘米的「核弹」,他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可能正是「核元素」不时泄露导致。在心内科医师的建议下,小姜赶紧来到泌尿外科许力为主任医师处就诊。
泌尿外科许力为主任医师仔细阅片后告诉小姜:
你的高血压并不是普通的原发性高血压,而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罪魁祸首就是右侧肾上腺上的这个肿瘤——它在不停地分泌特定的激素,导致你的血压居高不下,波动很大,普通降压药根本奈何不了它。
为了明确肾上腺肿瘤的性质,小姜住进了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泌尿外科病房进行后续检查。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他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显著升高,而肾上腺增强磁共振检查则提示右侧肾上腺肿瘤内存在结节状增强信号。结合这些结果,小姜最终被确诊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许医师告诉小姜:
这是一个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型肿瘤,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甚至对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可以说,这就是藏在身体里的「血压核弹」,炸弹爆炸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需要用手术的方式把它切除掉。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指出: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并强调与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充分合作。
小姜知道病情后非常着急,希望马上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但是许力为主任医师告诉小姜:
要拆除这一枚「血压核弹」,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引爆它,造成巨大风险。未准备充分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死亡率高达 24%~50%。
许力为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内分泌科医师,在小姜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他口服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β1 受体阻滞剂改善心率。通过近 1 个月的准备,最终将血压稳定在 120~130/70~90 mmHg,心率 80~90 次/分,达到手术标准。
在手术实施前,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泌尿外科充分发挥邵逸夫医院 MDT 优势,联系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了联合会诊,进行全方位评估,以降低围手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
微创手术,尤其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一直是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的特色。考虑到小姜经济上并不宽裕,许力为医师为小姜安排了普通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尽管做足了准备,手术当天在全麻诱导阶段,小姜的血压仍一度飙升至 320 mmHg,麻醉团队在麻醉科祝继洪副主任的带领下迅速启动应对方案,及时使用降压及扩血管药物,调整麻醉深度,迅速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内。
手术过程中,泌尿外科手术团队和麻醉团队密切配合,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刀医生许力为主任医师根据术中麻醉医师报告的血压情况,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精准操作,减少术中的血压波动。大体积嗜铬细胞瘤周围营养血管增生明显,血供异常丰富,手术难度很大。许力为主任医师凭着多年的微创手术经验,迅速精准地解剖出肿瘤主要血管(肾上腺中央静脉和主要动脉),并在离断血管前配合麻醉医师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最终手术和麻醉团队在 2 小时内就将肿瘤完整切除,出血仅 100 ml,血压平稳,术中血压始终控制在 100~200 mmHg 波动范围内。
术后小姜被转入 ICU 接受短期监护。由于术前精细准备与术中血压精准管理,小姜的血压迅速恢复稳定,仅 3 小时便完全摆脱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第二天就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小姜血压平稳,得益于邵逸夫医院的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理念,不到一周就顺利出院。
巨大嗜铬细胞瘤治疗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对诊疗团队的专业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泌尿外科与多学科团队通过严谨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操作、严密的麻醉监护以及细致的术后管理,顺利完成了这一手术。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服务理念,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生长在肾上腺的罕见肿瘤。大多数嗜铬细胞瘤是良性的,仅极少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的瘤体会异常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些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比如让身体在紧张时迅速提高反应速度和运动能力。但当分泌过多时,可能导致血压和心率大幅升高,并引发一系列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
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
高血压:可能是持续性或阵发性的,难以用普通药物控制;
头痛:常伴恶心或呕吐;
多汗:突发大量出汗;
心跳加速:心率异常加快;
其他症状:如震颤、皮肤苍白、气短、甚至无缘由的恐慌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嗜铬细胞瘤。
对于以下情况需格外警惕并进一步排查:
年轻高血压患者(<20 岁);
血压波动大且难以控制;
家族中有嗜铬细胞瘤患者或相关遗传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瘤 2 型、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遗传性副神经节瘤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 1 型)。
如何诊断嗜铬细胞瘤?
如果怀疑嗜铬细胞瘤,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明确诊断:
血液和尿液检查: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
影像学检查:如 CT 或 MRI,用于定位肿瘤;
基因检测:评估是否存在家族性遗传风险。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和随访
目前,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切除,建议到能提供强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综合性医院就诊治疗。术后患者还需进行长期随访,以监测复发或潜在问题的发生。
小贴士:如果您或家人有高血压反复发作且药物控制效果差,或有遗传性嗜铬细胞瘤的家族史,请尽早就医筛查!嗜铬细胞瘤虽然罕见,但通过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