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岁的胡阿姨(化名),在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中,上演了一场生命的奇迹。其患有的 腹膜后恶性肿瘤(畸胎瘤鳞癌变)IV 期 极为罕见,治疗难度极大,全球文献记载甚至不足百例。
幸运的是,在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精心治疗下,她成功战胜病魔,如今正在逐渐康复中。
时间还要追溯到去年 7 月,胡阿姨(化名)发现右下腹部出现包块,未予以重视。直至半年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超声检查发现胡阿姨腹部右附件区髂血管前方及后方存在实性及囊性占位,评级为 5 类,子宫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TCT 检测结果呈阴性。
当地医院行 PET-CT 检查显示,右侧髂血管走行区囊实性占位,实性部分代谢增高,腹膜后及双侧髂血管走行区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纵膈及右肺门区淋巴结代谢略增高,考虑炎性或反应性增生。随后,在当地医院进行右下腹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符合低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浸润或转移可能性大。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胡阿姨在家人陪伴下辗转至北京协和医院,HPV 和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病理会诊结果为(右下腹肿物)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复查影像显示,双侧髂血管走行区、左侧闭孔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出现多发异常信号肿物及结节,符合转移淋巴结特征。
胃肠镜检查未发现胃肠道来源的恶性肿瘤。外院进行的宫颈管搔刮 + 活检术,因颈管搔刮组织极少导致制片失败,鳞状上皮黏膜呈慢性炎,可见挖空样细胞。
为获得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胡阿姨来到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寻求妇科肿瘤中心吴鸣教授的帮助。入院后,妇科肿瘤中心李娅医生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和化验,并组织 MDT 多学科讨论,旨在寻找原发灶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爱瑞妇科肿瘤中心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原发灶做出如下推测:
1. 隐匿性宫颈鳞癌。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宫颈癌引流区域,尽管 TCT、HPV 及活检结果均为阴性,但颈管搔刮困难可能导致漏诊,约 10% 的宫颈鳞癌为 HPV 非依赖性。
2. 外阴 / 阴道鳞癌。需排除微小或角化型病灶,老年女性好发,尤其外阴萎缩或色素性病变易被忽略。目前查体未见异常,会阴后联合活检也未提示病变。
3. 肛管鳞癌。作为鳞癌常见类型,患者肛门指检或普通肠镜结果正常,必要时需行高分辨率肛门镜(HRA)排查。
4. 其他罕见部位。如肺鳞癌、乳腺鳞癌。该患者肺门淋巴结高代谢,但考虑为反应性增生,PET-CT 未发现肺实质病灶,术中可联合胸外科行可疑淋巴结切除术。
为尽快明确诊断,爱瑞医疗团队安排了多学科会诊(MDT),联合妇科肿瘤、病理科、影像科、胃肠中心及肺癌中心,制定高效排查方案。同时进行二代基因测序,检测转移灶基因突变谱,寻找原发灶线索。
鉴于胡阿姨的原发灶隐匿性高,爱瑞团队亦做好了长期随访准备,必要时将重复活检或采用液体活检追踪克隆起源。
随后,妇科肿瘤中心联合胃肠科、肺癌中心、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商讨治疗方案。经过 MDT 讨论,各科室专家对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提出了详细且专业的建议。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之下,手术如期进行。幸运的是,尽管手术范围大、难度高,但凭借爱瑞妇瘤中心特聘专家吴鸣教授手术团队丰富的经验与默契的配合,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在 ICU 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术后第二天胡阿姨顺利脱机拔管,转回原科室继续治疗。
吴鸣教授、李娅医生手术示意图
术后病理回报后明确诊断,患者为腹膜后恶性肿瘤(畸胎瘤鳞癌变)IV 期(T3N1M1 G2),吴鸣教授建议行 TP +贝伐+PD-1 联合治疗。情况稳定后,胡阿姨开始了第 1 程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输注过程顺利。如今,胡阿姨恢复状态良好。
后记:每个肿瘤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谜题,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则像是一把万能钥匙,为医者打开一扇扇通往希望的大门。此次胡阿姨的成功治疗,也充分体现了 MDT 多学科团队在攻克罕见疑难病症时的强大力量与显著优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