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9-18
原创

什么是睡眠周期?

睡眠,是基本生理现象。根据睡眠时生理活动的不同参数,将睡眠区分为两种状态,一是 NREM 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 eye movement);二是 REM 快速眼动睡眠 (rapid eye movement);这两种状态,在睡眠周期中交替出现。

01 睡眠的两种状态

睡眠,是基本生理现象。

根据睡眠时生理活动的不同参数,将睡眠区分为两种状态,一是 NREM 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 eye movement);二是 REM 快速眼动睡眠 (rapid eye movement);这两种状态,在睡眠周期中交替出现。

02 非快速眼动睡眠

NREM 非快速眼动睡眠:皮质脑电表现为同步化慢波。进一步细分为 1、2、3、4 期。

1 期:从清醒转入睡眠的过渡阶段,持续 3~7 分钟,意识朦胧,半醒半睡,很容易被轻轻的声音惊醒,俗称「打盹」。此时,有些人会有些许不同的体验,比如躯体麻木感、膨胀感、沉浮感,脑中有片段性思维活动。

眼球运动放缓,从右向左再向右,而且越来越慢,而后再垂直运动。

肌张力,较清醒时减低,特别是坐姿入睡时,颈部肌肉最先松弛,引起头部下垂,下巴快速撞击胸口。

2 期:浅睡眠,紧随 1 期,持续 10~25 分钟,容易被唤醒,但对 1 期能唤醒的同样刺激,对 2 期不能产生作用。意识逐渐消失,但尚有短暂的不连贯思维活动。

无眼球运动。

肌张力减低,但仍有一定的紧张性。有时伴有肌痉挛现象。

3 期和 4 期:通常合并称为慢波睡眠,或者深睡眠。此时,全身肌肉放松,但尚有微弱的肌电活动,没有眼球活动。意识完全消失,对一般轻度刺激不会产生反应。

深度睡眠量,与大脑皮质的发达程度正相关。

通常,第一个睡眠周期,3 期只持续几分钟,4 期持续 30~40 分钟。

03 快速眼动睡眠

REM 快速眼动睡眠:睡眠中的「微觉醒」,每晚平均间隔 90 分钟呈现一次,对成年人和动物,在睡眠中保持「警戒」水平和健康都很重要。

REM 出现前,由深睡眠返回到浅睡眠,并伴有连续的躯体运动。

REM 期的典型特征是,出现阵发性或单个的快速眼球往复运动,表现为规则的快动相和慢动相,与清醒时不规则的眼球运动相区别。

即使是后天失明的盲人,在 REM 睡眠期和正常人一样出现快速眼动;但先天性盲人在 REM 期缺乏快速眼球运动,可见 REM 期视觉皮质参与了活动。

REM 期,肌张力完全消失,肌电图呈零电位线,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也称为「躯体睡眠」。但尚有一些小肌肉,比如中耳肌的位相性活动和面肌抽动。

每次 REM 期将近结束时,会出现大的翻身运动。

在 REM 期被唤醒,74%~95% 的人会说自己正在做梦,梦境内容生动、知觉性强、大多是视觉性梦;在 NREM 期被唤醒,只有 7% 的人说正在做梦,梦的内容平淡,不生动。

如果睡得熟,夜间不醒,前几个睡眠周期中 REM 睡眠做的梦,都记不住,只有清晨直接从梦中醒来,才能回忆起梦境。

睡眠中的「梦」,需借助皮质下脑干的上行激活系统的冲动 (不提供任何心理或意识内容),只有大脑皮质的认知系统才能决定「梦」的内容。

04 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是指睡眠存在生物节律,NREM 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 REM 快速眼动睡眠期周期性交替:

由清醒进入 NREM 睡眠后,由浅入深,第一个睡眠周期的 1 期持续 3~7 分钟后进入 2 期;2 期年轻人持续 10~25 分钟后,进入 3 期和 4 期深睡眠,从几分钟到 1 小时不等;老年人的 3 期和 4 期持续时间短,2 期时间相对延长。

深睡后,睡眠转而变浅,回到 2 期或 1 期,经过 70~90 分钟的 NREM 后,进入第 1 次 REM 睡眠,这便是第 1 个睡眠周期。第 1 个睡眠周期的 REM 睡眠持续时间短暂,不超过 5~10 分钟。

随后,又顺序地从 NREM 睡眠开始,由浅变深再变浅,进入第 2 次 REM 睡眠,为第 2 个周期。每夜正常睡眠,通常是 4~5 个睡眠周期。

成年人,第 1 个睡眠周期持续时间为 70~100 分钟,第 2 个睡眠周期为 90~120 分钟,整个夜间平均每个周期持续 90~110 分钟;新生儿,睡眠周期较短,为 50~60 分钟。

年轻人 3 期和 4 期深睡眠主要集中在前面 2~3 个周期,REM 睡眠主要集中在后面的周期。从第 1 次 REM 睡眠后,两次 REM 睡眠的间隔逐渐缩短,每次 REM 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最后 1 个睡眠周期的 REM 持续时间可达 30~40 分钟。

总体上看,NREM 通常占总睡眠的 75%~80%,REM 占 20%~25%。不同年龄段,夜间睡眠的不同阶段,占总睡眠时间的比重,有所区别。

大多数年轻人工作日睡眠时间 7.5 小时左右,周末 8.5 小时左右。

年轻人的 1 期、2 期、3 期、4 期,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为:2%~5%、45%~55%、3%~8%、10%~15%,3 期和 4 期深睡时间占 13%~23%,约 1~2 小时。

附 录 睡眠研究简史

1834 年,Robert MacNish 在他的《睡眠哲学》中提出,睡眠是介于死亡和清醒状态的中间过渡阶段;睡眠是被动过程,觉醒是主动过程。

1907 年,法国生理学家 Legendre 和 Pieron 等,根据睡眠剥夺犬的血清引起正常犬入睡的现象,提出了内源性睡眠因子理论。

1928 年,德国心理学家 Hans Berger,第一次提出了「脑电图」,并用于睡眠研究。

1937 年,美国 Loomis 等根据脑电图的特征性变化,将觉醒和睡眠划分为 A(觉醒期)、B(入睡期)、C(浅睡期)、D(中度睡眠期)、E(深度睡眠期) 五个循环阶段。

1939 年,现代睡眠研究之父 Nathaniel Kleitman 提出,睡眠是系统和个体发育发展的不同状态,也是皮质或皮质下兴奋或抑制的结果。

1957 年,Dement 和 Kleitmen 把在人体睡眠时同时记录到的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综合起来研究睡眠状态,制定了睡眠周期的划分标准。

1968 年,Allan Rechtschaffen 和 Anthony Kales 根据多种生物电的变化,修正了睡眠分期标准,制定了睡眠分期细则,将人的睡眠划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NREM) 和快速眼动睡眠 (REM),前者由浅入深又分为 S1、S2、S3、S4 四期。这个分期标准得到国际认同,并沿用至今。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Kleitman 首先提出,REM 是生物钟中「超短节律」之一的「基本活动休息周期」在睡眠中的反映,这是睡眠研究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1949 年,Moruzzi 和 Magoun 等,发现脑干网状结构在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维持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从而开启了现代觉醒研究的大门。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