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17
原创

两次胎停又宫腔粘连,36 岁高龄,如何备孕?

宝宝为何总是留不住?

2020 年 8 月,叶女士在第 2 次胎停清宫术后,发现自己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当时 35 岁的她明白,现在自己不能着急,先调理改善月经状态,也许能再次怀上二胎了。

抱着这个心思,叶女士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找到周薇博士,在了解到叶女士两次胎停+清宫病史的时候,周薇博士敏锐地意识到叶女士可能存在宫腔粘连,便建议叶女士下次月经第 20 天时通过三维彩超评估一下宫腔情况。

在街头巷尾,我们总能看到人流的小广告,它们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流产没有风险,非常简单。

真相是流产可能伴有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宫腔粘连、不孕、习惯性流产、妇科炎症……

正如周薇博士猜测,叶女士的彩超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声像改变,疑宫腔粘连可能。

周薇博士告诉叶女士子宫好比是孕育新生命的「宫殿」,而子宫内膜是受精卵扎根的「土壤」。宫腔粘连则意味着不仅失去了正常「宫殿」的形态,也失去了可供胚胎着床的「土壤」。

如果还想怀二胎的话,必要时需要做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借叶女士的故事,周薇博士提醒,对于已经发生过胎停的女性朋友,在流产以后,建议先避孕,调理三到六个月,待身体调理至最佳状态后再选择怀孕。

全方位保驾,胎停妈妈再备二胎

经过半年的调理,叶女士月经量较前有所增加,身体心理状况也基本恢复,决定再次备孕二胎。周薇博士也已根据叶女士的备孕需求及身体状况,为她定制了整套备孕方案。

两次胎停又宫腔粘连,36 岁高龄,如何备孕?

01 重建正常「宫殿」的形态

在征得叶女士同意后,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陈婵主任为她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并分离了粘连的宫腔,正常「宫殿」的形态得以重建,可供胚胎着床的「土壤」重新展现出来。

两次胎停又宫腔粘连,36 岁高龄,如何备孕?

02 养巢助膜,夯实扎根「土壤」

此时,备孕的第二棒来到周薇博士这里,她需要帮助叶女士在术后 3-6 月内怀孕,如果超过半年未孕,叶女士的宫腔再次粘连可能性将会增加。

在术后,周薇博士先使用相关药物,促进内膜修复。

03 保驾护航,成功通过 NT

一个月时间不到,叶女士抽血检查确定是怀孕后,周薇博士制定的备孕计划来到了最后一环:针对性保胎至怀孕三月,通过 NT。

周薇博士还叮嘱叶女士定期监测 HCG,和定期去检查 B 超。

没想到第一次 B 超检查结果就让叶女士的心又提了起来,当她看到这张 B 超结果写着考虑:宫腔积液(5 mm)时,心里非常着急,眼泪不自觉地在眼眶里打转,急忙地找周薇博士看报告。

周薇博士看了报告之后,告诉叶女士:「因为你存在宫腔粘连的病史,内膜条件差一些,可能出现胚胎着床不稳、宫腔积液的表现,建议你继续口服中药+穴位贴敷后续再复查彩超看看。」

随着第二次 B 超、第三次 B 超的一切顺利,叶女士终于超过之前两次胎停的月份,通过 NT,终于顺利「毕业」了。

两次胎停又宫腔粘连,36 岁高龄,如何备孕?

周薇博士科普

子宫好比是孕育新生命的「宫殿」,而子宫内膜是受精卵扎根的「土壤」。宫腔粘连则意味着不仅失去了正常「宫殿」的形态,也失去了可供胚胎着床的「土壤」。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警惕宫腔粘连可能:

1、月经量越来越少甚至闭经的状况;

2、月经时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疼痛;

3、反复孕早期流产、继发性不孕症等。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