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2-19
原创

胆结石,怎么来的?是不吃早餐造成的吗?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有的人在体检中发现,但问题不大,没有出现疼痛;

但有的人,却在剧痛中去医院后才知道,自己患有胆结石……

一般来说,胆结石属于「小毛病」,但痛起来那是真「要命」。不仅疼得死去活来,如果一直忍着贻误治疗时间,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而危及自身健康。

今天,西藏阜康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郝才红,为你讲解胆结石是怎么来的。

胆结石有哪些类型?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出现结石的统称,它可以是胆囊结石、胆囊管结石,还可以是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

不同位置的结石,它的「配方」也可能不同。

有胆汁酸盐(胆盐)、胆固醇、卵磷脂等有机物与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物及大量水分组成的;有胆红素钙结石(棕色结石)、黑色素性结石(黑色结石)等;还有由胆固醇、胆红素、钙盐等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型结石。

总之,胆结石的种类多样、大小不一。在临床上,掏出过绿豆大小的,也掏出过鸽子蛋大小的,还掏出过大大小小的「黑曜石」……

胆结石从哪儿来的?

胆结石的形成,可能是由于饮食不规律,胆汁成分异常、胆汁淤积,以及胆汁浓度过高、反复胆道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 长期熬夜和久坐不动

长期熬夜、久坐不动会使得患胆结石几率增高,表面上看起来是熬夜和久坐。

实际上在此过程中,体重不断增长、精力不断消耗,胆道系统功能也在发生改变,造成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使机体内胆汁排空延迟、排泄效率低,易造成胆汁在机体淤积,过多胆固醇结晶析出而造成胆结石出现。

建议:保证每日至少 8 小时的睡眠,或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的睡眠时间,以及每日 1~2 小时的锻炼时间。

◆ 体脂过高和肥胖

高体脂以及肥胖,通常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脂过高以及肥胖的人,通常不具备有良好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喜欢吃一些高糖、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且在日常生活中以摄入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为主,这不仅增加了肠胃的负担,也为胆结石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常规体重以及体脂检测,如有超重或肥胖,应该进行适度减肥,也可前往营养科寻求医生的帮助。

◆ 不良的饮食习惯

患有胆结石的人,一般都有长期三餐不规律的情况。

特别是不吃早餐的人,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吃早餐的人。这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范,机体胆囊中分泌的胆汁易淤积,进而造成胆道内胆汁浓度不断升高,而导致胆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

建议:保持三餐饮食的规范,以低盐、低脂、绿色、有机健康的食物为主,尽量少食用高油盐、辛辣刺激的食物。

◆ 疾病因素

如果有肝硬化病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肝硬化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胆囊收缩能力低下、胆道静脉曲张、胆囊排空能力异常以及血中胆红素增高等不利因素,从而会增加胆结石的病发概率。

建议:定期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基础指标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可前往消化内科或肝胆胰外科寻求医生的帮助。

◆ 遗传因素

根据近年来临床调查研究可知,机体遗传因子异常也是导致胆结石病发的常见因素之一。如果家族中有胆结石病史,那么个体患胆结石的风险也会增加。

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胆道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结石问题。

以上就是胆结石常见的形成原因,但在实际生活中,80% 的胆结石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大多在常规体检中才会发现胆结石的存在,这样的结石通常称为隐性结石。

除了隐性结石外,如果在生活中,特别是在饱餐或进食高脂饮食后数小时内发生:

右上腹季肋区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多位于上中腹或右上腹,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这时一定要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肝胆胰外科郝才红,温馨提示:

早餐,是新的一天重要的第一餐,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着重要的能量。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建议大家:早餐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还能保持胆囊健康,以帮助维持体内胆汁的正常流动,远离胆结石困扰。

本文审核

胆结石,怎么来的?是不吃早餐造成的吗?
肝胆胰外科 | 杨闯 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王宁. 胆结石的原因,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J]. 健康必读 2020 年 24 期, 243 页, 2020.

[2] 贾树才. 胆结石的类型和预防 [J]. 家庭医学,2011,(10):20.[3] 朱正春.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8):188.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