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6-05
原创

警惕面部「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面部皮肤癌早期信号与防治

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近年来,我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许多老年人甚至中青年患者,因忽视面部皮肤上的「小斑点」「小疙瘩」,最终被诊断为皮肤癌,甚至需要接受大面积切除或复杂修复手术。这些本可早期干预的病变,往往因患者的忽视或误判 (如误以为是普通老年斑或痣) 而延误治疗。

本文将结合临床经验,帮助大家识别面部皮肤癌的早期信号,并强调预防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面部皮肤癌的早期信号:

别把「危险信号」当普通衰老

面部皮肤癌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类型。它们的早期症状常伪装成「人畜无害」的皮肤变化,需警惕以下异常:

1. 「老年斑」突然变活跃

老年斑 (脂溢性角化病) 本身多为良性,但若原有斑块出现以下变化,需高度警惕癌变或类似皮肤癌的「日光性角化病」:

  • 颜色加深或变得不均匀 (如部分发红、发黑);
  • 边缘模糊不清、形状不规则;
  • 表面破溃、结痂或渗出脓水;
  • 伴有持续性瘙痒或刺痛感。

2. 痣的 「ABCDE 法则」

面部痣若短期内出现以下特征,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的征兆:

A(Asymmetry) 不对称:痣的两半形状不一致;

B(Border) 边缘不规则:边界模糊、呈锯齿状;

C(Color) 颜色不均:同一颗痣出现黑、棕、红、白等混杂颜色; 

D(Diameter) 直径增大:超过 6 毫米;

E(Evolution) 进展迅速:数周或数月内体积增大、隆起或溃烂。

3. 难以愈合的溃疡或「小伤口」

面部出现长期不愈 (超过 1 个月) 的溃疡、糜烂或渗液,尤其是伴随瘙痒、疼痛或反复结痂脱落,需警惕鳞状细胞癌的可能。

4. 生长速度异常加快

任何皮肤肿物 (包括原有斑痣) 若在短期内 (如 1-3 个月) 明显增大,或周围出现卫星状小病灶,均需立即就医。

为何要及时就医?

拖延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许多患者因「怕麻烦」或误以为「不痛不痒不要紧」, 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事实上:

早期皮肤癌:通过局麻手术即可彻底切除,创面小、恢复快,甚至不影响外观;

中晚期病变:可能需扩大切除并联合放疗、化疗,若侵犯深层组织 (如骨骼、神经), 甚至需进行皮瓣修复或器官重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胜于治疗:

守护面部皮肤健康的关键

1. 严格防晒

紫外线是皮肤癌的首要诱因。建议:

每日使用防晒指数 30 以上、广谱 (防长波及中波紫外线) 防晒霜,尤其注意鼻、耳、唇等易忽略部位;

户外活动时佩戴宽檐帽、太阳镜,避免正午暴晒。

2. 避免化学刺激

长期接触煤焦油、砷剂等致癌物的人群 (如某些职业暴露者), 需定期皮肤检查。

3. 学会自查,定期体检

每月对镜自查面部、头皮、颈部皮肤,注意新发或变化的病灶。

50 岁以上人群、有皮肤癌家族史者,每年至少一次专业皮肤科检查。

结语

面部皮肤癌并非「不治之症」, 但其隐蔽性和进展性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处细微变化。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生命与容颜的核心原则。若您或家人出现文中提到的危险信号,请务必及时就医--您的一次谨慎,或许就能避免一场健康危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