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10-23
原创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每年的 11 月 17 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根据 WHO 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显示,每年有 1500 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 10 名新生儿就有超过 1 例早产,中国早产...

每年的 11 月 17 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根据 WHO 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显示,每年有 1500 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 10 名新生儿就有超过 1 例早产,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随着全面二胎实施,高龄产妇增多,我国早产儿呈现着更加严峻的上升趋势。

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医疗机构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早产儿的治疗预后差异很大,10 月 22 日,来自美国、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知名新生儿/NICU 专家,和近 150 位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医学同仁共聚北京和睦家医院,针对「早产儿」这个充满挑战的特殊人群治疗难题,就其治疗和管理的最新理念,以及国际上最实用的临床技术进行探讨。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会议现场)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与会专家合影)

每年 200 万早产儿出生  先天不足易导致发育缺陷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 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孕周<28 周者称为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早产儿临床问题复杂、病死率高,是早产儿管理公认的难题。

据 2015 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 2000 多万新生儿,其中 200 多万属于早产,而且早产儿数量以每年 20 万的数量递增。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大约有 100 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杨明介绍,对于早产儿的救治犹如闯关,尤其是一些超早产儿,有可能经历呼吸衰竭,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持续胎儿循环,喂养不耐受等关口,「闯过了一关,或许还有更惊险的下一关,在做每一个临床决策前既要反复权衡利弊,又必须当机立断。」

同时,早产儿由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问题等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一些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都有可能出现一些视力、听力、呼吸功能或者体格、智力方面的缺陷。专家介绍,及时有效的临床管理能够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儿,但遗憾的是多数早产儿并没能得到相应的救治。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Eric C. Erichenwald 教授进入 NICU 查房)

国内外顶级专家共聚  分享探讨超早产儿临床治疗经验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是美国第一家专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也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儿科科研机构,其新生儿重症监护专业和医院综合排名连续十几年在全美儿童医院排名第一。会上,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主任 Eric C. Erichenwald 教授,及新生儿及婴儿慢性肺疾病项目主任张华岩教授,就「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无创性通气支持」及「美国重症慢性肺疾病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等国际治疗经验进行了分享。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Eric C. Erichenwald 教授分享国际经验)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新生儿及婴儿慢性肺项目主任张华岩教授分享介绍)

同时,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NICU 主任、香港浸信会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张錦流教授,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主任江明洲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冯琪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副主任齐宇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耿、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杨明等两岸三地知名儿科专家,就超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早产儿的临床治疗热点和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杨明介绍和睦家治疗超早产儿临床经验)

从 600 克到 5 公斤  儿科团队缔造 9% 生命奇迹

杨明介绍,我国每年有 200 多万早产儿出生,高水平的医疗救治和护理可实现高质量的生存。「最近 3 年期间,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分娩量达 5546 例,其中 NICU 收治 174 例 (3.13%),早产 102 例,<28 周 超早产儿 15 例,最低孕周 23 周+4 天,最低出生体重仅 600 克。」

这名出生体重仅 600 克的早产儿名叫 Alex,出生时只有成人手掌般大小,皮肤像胶冻一样半透明,腹壁血管、脏器位置、肠蠕动的形状都清晰可见,大腿仅有成人的小手指般粗细,甚至因为极度早产,眼裂和部分手指都还没分开。对于这样的案例,即使是在整体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欧洲,存活率也仅有 9% 左右。

Alex 在 NICU 期间有过多次惊心动魄的紧急抢救过程,历经呼吸衰竭、肺出血、新生儿持续高血糖、感染、肾功能不全、喂养不耐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多个关口,但最终都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成功转危为安。

经过精心护理,Alex 出生 200 多天后成功出院,出院时体重已达到 5 公斤,这不仅创造了和睦家儿科超早产儿的新纪录,更刷新了全国非公医疗机构的同类记录,目前 Alex 矫正年龄已经十一个月,生长发育良好,临床无明显后遗症表现,实现了高质量的存活。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出生几天的小 Alex)

不仅为救治存活 更为实现高质量生存

杨明介绍,作为有着国际医疗理念的医疗团队,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团队并不仅仅满足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更利用先进的护理和医疗资源及理念,在儿内儿外科、眼科、临床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以及放射、超声、实验室等辅助科室的支持下,力求最大限度减少早产儿并发症和后遗症。

同时,和睦家儿科形成了儿科医生进驻产房、高危新生儿观察、新生儿转运、危重儿急救、以及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综合管理、高危儿的随访干预、遗传代谢疾病的随访和诊治等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儿科医生进驻产房作为和睦家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的特色之一,儿科医生会在所有产妇分娩时为即将出生的宝宝保驾护航。有新生儿抢救经验的儿科医生以及具有 NICU 护理资质的护士共同参与协同救治、转运,完成从产房或手术室再到 NICU 无缝衔接,达到完善的产儿一体化及医护一体化的救治模式。

针对新生儿救护,和睦家儿科目前已实施三级救护网络模式,一级网络模式是针对正常新生儿,安排母婴同室,每日有儿科医生查房,对新生儿进行黄疸监测、喂养指导、母婴交流以及听力筛查评估;二级网络模式主要针对高危新生儿,设有专门的高危新生儿观察病房;三级救护模式针对的是危重新生儿,设有专门的新生儿和 NICU 病房,配备完备的生命抢救岛,随时可用于新生儿的抢救。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介绍和睦家儿科发展)

多学科联手护航  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

如今,和睦家儿科协同小儿普通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骨科、小儿心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儿童口腔科、儿童眼科、儿童耳鼻喉科、小儿皮肤科、儿童康复及儿童医疗辅导和心理等科室已组成多学科综合医疗团队。小儿内科亚专业已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心脏、神经、内分泌、新生儿、肾脏及遗传代谢等专业组,更可提供 24 小时儿科急诊服务,针对儿童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持续性医疗服务。

2015 年 5 月,北京和睦家医院引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这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之一,集成三维高清视野、可转腕手术器械和直觉式动作控制三大特性。对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外科手术而言,使用达芬奇进行的手术突破了体腔空间狭小的限制,可在有限空间内实施精细操作,在提高手术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痛苦。

同时,和睦家儿科在业内率先开展儿童头型矫正服务,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中重度以上头型异常,按照适应症进行矫形头盔的治疗,这项治疗已分别通过美国和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目前已完成 134 例头型矫正。由于胚胎发育或胎位、睡姿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还会出现耳廓形态畸形,北京和睦家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亦可提供 EarWell 无创矫治服务实现改善。

杨明主任介绍,目前,和睦家儿科已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美国 Stanford 儿童医院、Cedars-Sinai 儿童医学中心等国际医院开展交流,并将在未来与更多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深度合作,为更多早产儿及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耿)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副主任齐宇洁)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莉教授)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NICU 主任、香港浸信会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张錦流教授)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冯琪教授)

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国际医护新进展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主任江明洲教授)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