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7
原创

治疗期间抗原下降不明显,这是怎么回事?

来源:派来帮您

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治疗瓶颈期,也就是表面抗原下降不明显的情况。有研究发现,采用间歇治疗可能助力慢乙肝患者克服治疗瓶颈期,进而实现临床治愈。那么,什么是间歇治疗?间歇要多久?后续重启治疗的时机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小派在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大会上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朱世殊主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任的解答吧!

小派:朱主任,您好!请问,什么是间歇治疗?间歇要多久?后续重启治疗的时机是什么?

朱主任: 好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在用干扰素或者 Peg 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表面抗原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一般这种情况被我们称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平台期。

如果出现治疗平台期,我们一般会建议先停止干扰素或者 Peg 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改用核苷(酸)类似物来维持治疗一段时间,那么这一段时间,我们就叫间歇期。

间歇期以后,我们再用干扰素或者 Peg 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再启动它的再治疗。这样一整个治疗经过(平台期—间歇期—再治疗)被我们称为干扰素的间歇治疗。

当然,这个是我们关于治疗疗效的间歇,其实也有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如果这些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不能很好的控制的话,我们也会停用干扰素,用核苷类似物维持治疗,等待不良反应处理好后,我们会重新进行评估,看是否还要继续采用干扰素治疗。

一般来讲,对于治疗效果的间歇,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 CD8+T 细胞的耗竭,或者说干扰素受体的影响,目前机制还无法完全说清楚。目前间歇期,也就是停止干扰素治疗的时间,需要依据患者的情况来处理,一般来讲的话,间歇时间是 3-6 个月,当然也许还会有更长的时间才会再启动再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