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7
原创

血栓弹力图,到底在「弹」什么?

脑梗死、心梗的患者,常服用阿司匹林(AA)、氯吡格雷 (ADP) 等抗血小板药物,那我们该怎么服用呢?

临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TEG)实验室检查。我们会在血栓弹力图检验报告单上看到 AA 的抑制率和 ADP 的抑制率。

在门诊时经常会有病人拿着血栓弹力图的报告单过来咨询,「医生,我得没得血栓啊?严不严重啊?」

大众对于血栓弹力图的认知都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血栓弹力图到底「弹」的是什么。

什么是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是评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疗效的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阿司匹林通过花生四烯酸(AA)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则通过二磷酸腺苷(ADP)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

TEG 血小板图检测,是由正常凝血曲线、单纯激活纤维蛋白的凝血曲线和抗血小板药物抑制后的凝血曲线三条曲线同时绘制而成。可以通过 TEG 血小板图检测抗血小板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直观地判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抑制效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防止出血风险的发生。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1)抑制率与药效的评估

一般情况下,AA 抑制率<50%,提示血栓素 A2 抑制剂(如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存在高血小板反应性(HPR)。ADP 的抑制率<30%,提示 P2Y12 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存在高血小板反应性。

当抑制率小于 20% 时,说明服用药物反应性低,不能抑制血小板活性,需要加大药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AA 抑制率在 20%~50% 时(和/或 ADP 抑制率在 20%~30% 时),说明服用药物抑制血小板活性不明显,需要根据临床情况酌情加大药量;AA 抑制率在 50%~75%(和/或 ADP 抑制率在 30%~75%)说明药物起效;抑制率大于 75% 时说明药物能较好抑制血小板活性。

(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

可根据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得出的抑制率预测出血或血栓的风险,以及选择最佳手术时间。ADPMA(即 ADP 受体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窗在 31~47 mm,当 MAADP<31 mm 的时候提示血小板功能过低,出血风险较大,可减量/停用 P2Y12 类抗血小板药物,如存在出血症状,必要时可输适量血小板。MAADP>47 mm 的时候提示血小板功能较强,血栓风险高。如果使用抗凝药的患者需要手术的时候,可以通过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当 ADP 的 MA<35 mm 提示需要停药>5 天,MAADP 为 35~50 mm 提示需要停药 3~5 天,MAADP>50 mm 则可以 1 天内手术。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在检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时,患者需要连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7 日后再采集检测。

(2)标本检测需要抽取两管血,分别是枸橼酸钠抗凝血(蓝帽)和肝素抗凝血(绿帽),采血量一定要抽至刻度要求,并且采血时要先采集蓝管再采集绿管避免肝素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3)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并且标本不能剧烈震荡以防凝血过程提前激活影响检测结果。

血栓弹力图,到底在「弹」什么?

TEG 血小板图能够快速得到抑制血小板的程度,为临床用药及药量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但是此方法对血小板功能检测不具有特异性,并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应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抑制率结果时需要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