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9
原创

听说蜀王的「突眼」是因为「蝴蝶」的翅膀煽动得太快了?

收藏在三星堆的「大网红」——商铜纵目面具是国家一级文物,有「面具之王」之称,其眼球纵目夸张,纵目指竖生之目表示眼睛突出。考古学家认为面具原型为第一代古蜀王蚕丛,加之三星堆出土的商铜立人像眼球凸出、脖子肿大、身材消瘦等因素,考古学家推测古蜀王蚕丛可能患有「突眼」。

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古蜀王蚕丛的「突眼」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蝴蝶」的翅膀煽动得太快了?

01、突眼是什么?

突眼是指眼眶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外伤等引起的眼球突出;而临床常见的突眼常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 Graves 病、亚临床甲亢及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视功能。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除一眼或两眼的眼球突出外,常伴随眼部软组织炎症、眼睑退缩、眼球运动障碍所致的畏光、流泪、异物感、视力下降、眼睑闭合不全;及视神经损伤所致的复视、甚至失明。

02、「蝴蝶」是什么器官?有什么作用?

甲状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的中部,下端抵第 4 气管环,长约 5 cm,宽约 2.4 cm,重达 20-25 克,由左侧、右侧和峡部构成,共同组成了一个小蝴蝶形——左侧、右侧即为蝴蝶的两个翅膀,而峡部则是蝴蝶的躯干,约 60% 的人甲状腺还会长有锥体叶,也就是蝴蝶的触须。甲状腺的实质主要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滤泡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整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03、为什么要努力控制自己的翅膀?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控,而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又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同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又在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控之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调节机制,保持自己的分泌调控功能,努力避免甲亢或甲减的出现。

如果将甲状腺滤泡比作蝴蝶的翅膀,那么当甲状腺这只蝴蝶的翅膀煽动较慢(工作效率过低)时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可出现粘液性水肿,如果在胎儿或婴儿时期甲状腺分泌功能低下,可能发生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的呆小症;反之,当这只蝴蝶的翅膀煽动较快(工作效率过高)时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可出现心跳加快、失眠、急躁和手颤等,与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兴奋性升高有关。

04、突眼是小翅膀煽动的太快了?

常说的突眼是指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它是一种存在于甲状腺和眼眶球后结缔组织的交叉抗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 Graves 病和桥本氏病,又称为 Graves 眼病、浸润性突眼。

研究发现其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约 87% 的患者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5% 的患者为甲状腺功能正常型,其余患者则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换句话说,常见到的突眼大多数因蝴蝶的小翅膀煽动过快(甲亢),少数是因为煽动过慢(甲减)或正常而导致,但均与甲状腺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与「蝴蝶」这个器官功能失调引起的甲状腺毒性而发病,导致眼外肌增粗直接压迫视神经、眼球突出牵拉视神经、眶压增高、血管不通畅、炎症反应等引起,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眼球突出、酸胀感、甚至眼球运动障碍、眼睑闭合不全。

故,古蜀王蚕丛及一些族人的突眼具有甲状腺疾病的特点,很可能是因为他身体里住着的那只蝴蝶翅膀挥动得太快,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表现为「纵目」。

05、突眼怎么治?

其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关。治疗方面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疗法、免疫抑制疗法、手术治疗等方法,而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代表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手术仅限于药物无法控制的对视功能有损害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