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4
原创

这些儿童用药的「坑」,千万别踩

最近天气多变,宝宝容易生病,家长们是否陷入了儿童日常用药的误区?

误区一:没病,乱预防

流感来袭,有些家长认为板蓝根、感冒清热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能预防流感病毒,实际上这些并不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只有疫苗才能预防流感病毒。

误区二:误用抗菌药物

01、抗菌药物是万能的?

滥用抗菌药物增加耐药风险
拒绝抗菌药物不理性,容易延误了使用的最佳时机
病刚好立即停药易耐药
不见效随意更换病程增加
抗菌药越新越好选择性用药

02、严禁儿童服用的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毒性、关节痛及关节病、肌肉疼痛、肌张力障碍、腱鞘炎、跟腱断裂、胎儿畸儿、生长发育迟缓。

庆大霉素可引起听力下降、耳毒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

四环素类可引起牙釉质发质不良、牙齿着色变黄、骨生长抑制。

氯霉素可引起骨髓抑制、不可逆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皮肤呈紫色、循环衰竭、呼吸困难、休克、虚脱)。

误区三:中西药联合吃,好得快?

家长的错觉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清除。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容易造成肝肾的损伤。如需多药同服,当中药和西药同服时,应遵医嘱用药。

不看药物成分,重复用药?

重复用药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频繁用药超过最大量

误区四:用牛奶、果汁服药?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药太苦了,用牛奶给孩子喂药,甚至在药里加果汁饮料,这都是不对的。

服药误区

牛奶中含有蛋白质与脂肪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包裹药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牛奶中含多种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能与某些药物生成络合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

果汁中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得吸收,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降低药效。

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服药时用牛奶、果汁送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误区五:成人药儿童可以服用吗?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儿童剂量,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的药物,即使减量也不行。

小儿用药四大原则:

  1. 儿童服药剂量要适当
  2. 确诊之后才能用药
  3. 单一服药比较好
  4. 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总结

用药安全无小事,各位家长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一起守护宝贝的健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