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3
原创

听说你又失眠了?嘘!我们有「利器」

睡眠是保持良好脑功能和维持身心健康的必需要求。《2024 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全国有 28% 的人群存在失眠,64% 的人群睡眠欠佳。偶尔失眠是小事,长期失眠是大事。长期失眠,可使人焦虑,烦躁,思维涣散,甚至会引起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等,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常用的失眠治疗方法包括服用安眠药、中医中药、针灸等,但相关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同样会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睡眠门诊本着绿色治疗原则,针对患者不同失眠原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开诊以来,已经通过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脑电监测下右美托咪定诱导自然睡眠以及睡眠认知行为疗法等特色疗法治疗了多位患者。

80 后患者麦女士是白领上班一族,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同时也是一位 5 岁孩子的妈妈,工作上经常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反复修改产品设计方案,下班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麦女士近一年来失眠情况严重,工作时间常有「飘飘欲仙」的感觉。麦女士尝试服用助眠药物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及中药治疗,但药物的副作用也让她痛苦不堪。深受失眠折磨的麦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搜索我院公众号的挂号页面,近日求助于我院「麻醉睡眠门诊」。

睡眠门诊骆成磊副主任医师详细了解麦女士的病情,对她的睡眠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建议麦女士尝试睡眠门诊的麻醉睡眠疗法。团队首先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睡眠滴定,让患者偿还一部分「睡眠债」,同时对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患者积极配合,每天进行睡眠监测,和医生沟通反馈睡眠情况,经过一个疗程 5 天的治疗,现在每天都能很快入睡,就算中间醒过来也能很快再次入睡,失眠一年多后,麦女士终于重新过上了正常生活。

听说你又失眠了?嘘!我们有「利器」

备受失眠困扰的患者很多都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杨先生是一名 24 岁青年创业者,曾经因为感情问题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及安眠药,现精神症状控制良好。近期由于工作变动,杨先生需要经常奔波于各家店铺之间,工作压力大,夜间入睡困难,常常因为工作的事情,突然惊醒后就再也不能入睡,睡眠质量非常差,杨先生尝试过加大安眠药服用剂量治疗,但效果欠佳,药物副作用反而更影响白天正常工作,不堪睡眠困扰的他来到我院麻醉睡眠门诊。骆成磊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杨先生的病史,全面评估他的睡眠状态,为他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患者继续服用精神类药物,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经过一个疗程 5 天的治疗,服用的安眠药剂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睡眠时长及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杨先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在接诊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的失眠病因繁多,失眠是身体也是心理的持久战,在身体睡眠欠债与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中,很多患者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与行为,比如睡前躺在床上刷手机、喝咖啡、睡前焦虑等。自然睡眠就像脑海里的一个开关,正常人群到了休息时间身体自然而然的便会打开「睡眠开关」,而失眠患者的开关就像年久失修的按钮一样失灵了。我院麻醉睡眠门诊的绿色疗法通过激活大脑内调节睡眠的神经网络,恢复大脑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把患者的睡眠开关恢复正常,从而逆转失眠患者的睡眠「债务」。

借助于麻醉与睡眠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基础,我院已开展麻醉睡眠治疗,在诊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详细分析,制定诊疗计划,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保障患者治疗安全顺利进行。

最后祝愿所有失眠患者都能重拾「酣畅淋漓」的睡眠体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