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4
原创

年岁渐长,「大姨妈」从变少到不来,需要看医生吗?

科学认识女性围绝经期

从女性进入青春期开始,「大姨妈」会随着女性激素分泌变化,每月一报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然而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大姨妈」的周期开始出现变化,在更年期到来时,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虽说这是每位女性的必然经历,但很多女性朋友谈起更年期绝经,内心仍惴惴不安。

如何科学认识「大姨妈」的变化、出走与告别?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及时看诊医生?下面就和大家专门科普一下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时期的知识。

什么是绝经?

绝经的定义是月经永久性停止。与卵母细胞的原始储备进行性闭锁,导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有关。闭经 12 个月后可视为临床绝经。

年岁渐长,「大姨妈」从变少到不来,需要看医生吗?
图片来源:pexels

绝经的开始时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正常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 51 岁 [1],5% 的女性在 55 岁以后才迈入绝经期,而另外 5% 的女性早在 40-45 岁就发生绝经。40 岁前绝经被视为异常,称作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以前被称为卵巢早衰。

绝经期临床表现为潮热、抑郁、睡眠障碍、认知改变、记忆力减退、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关节痛、乳房不适、偏头痛、骨丢失、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和皮肤改变等。

围绝经期的表现

绝经过渡期,又称围绝经期,在末次月经期(final menstrual period, FMP)前平均 4 年开始。其特征是月经周期不规律和激素波动,常伴潮热、睡眠障碍、情绪症状和阴道干涩,此外还会出现骨量丢失和血脂升高,进而影响健康状态。

围绝经期包括过渡早期和过渡晚期。

过渡早期的月经间期(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变化通常大于 7 日。育龄期的正常月经间期为 25-35 日;在过渡早期,月经间期可能延长至 40-50 日或出现月经间期缩短。

过渡晚期将发生更显著的月经周期变化,包括周期越过、闭经发作以及无排卵周期发生率增加。

年岁渐长,「大姨妈」从变少到不来,需要看医生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过渡期可表现为月经出血量逐渐减少,但部分女性也会出现出血量增加或时间延长。

如果在这段时期做内分泌检查,结果会显示月经周期越不规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浓度波动越大。

研究显示,随机血清 FSH>25U/L 是绝经过渡期晚期的特征 [2];同时,卵巢颗粒细胞的另一种产物,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也会在绝经过渡期下降。

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

绝经年龄有早有晚,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绝经年龄,比如:

● 遗传:有早绝经家族史的女性早于平均年龄绝经的风险更高 [3];

● 种族:种族也可能影响绝经年龄。2 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与白人女性相比,西班牙语裔女性自然绝经较早[4],而日裔美国女性较晚[5]

● 吸烟:吸烟女性的绝经年龄大约提前 2 年[6]。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绝经年龄提前;

● 其他:1 型糖尿病、夜班工作、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等对绝经年龄也可能有影响。

年岁渐长,「大姨妈」从变少到不来,需要看医生吗?
图片来源:pexels

出现以下问题须看诊

潮热、情绪问题、泌尿生殖萎缩症状和月经周期紊乱,都是围绝经期和绝经非常常见的症状,但是也不具有特异性。

如果女性感觉到身体变化的不适,就可以来看诊内分泌科医生,由医生诊断识别是否患有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问题,进行医疗干预。

此外,更年期中的非典型潮热和盗汗虽常见,也可能由其他情况引起,如药物、类癌、嗜铬细胞瘤或恶性肿瘤,也要引起关注,及时就诊。

作者介绍

年岁渐长,「大姨妈」从变少到不来,需要看医生吗?

李静宜

内科医生

主任医师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李医生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 12 年。

此外,李医生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并在《Acta Pharmacol Sin》、《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

参考文献:

[1] McKinlay SM. The normal menopause transition: an overview. Maturitas 1996; 23:137.

[2] Freeman EW, Sammel MD, Gracia CR, et al. Follicular phase hormone levels and menstrual bleeding status in the approach to menopause. Fertil Steril 2005; 83:383.

[3] De Bruin JP, Bovenhuis H, van Noord PA, et al. The role of genetic factors in age at natural menopause. Hum Reprod 2001; 16:2014.

[4] Henderson KD, Bernstein L, Henderson B, et al. Predictors of the timing of natural menopause in the Multiethnic Cohort Study. Am J Epidemiol 2008; 167:1287.

[5] Gold EB, Bromberger J, Crawford S,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ge at natural menopause in a multiethnic sample of midlife women. Am J Epidemiol 2001; 153:865.

[6] Cramer DW, Barbieri RL, Fraer AR, Harlow BL. Determinants of early follicular phase gonadotrophin and estradiol concentrations in women of late reproductive age. Hum Reprod 2002; 17:221.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