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2
原创

102 岁老人今天出院!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6 月 12 日,平时肃静的病区显得格外「热闹」,102 岁高龄的杨奶奶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簇拥下顺利出院。

102 岁老人今天出院!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原来,杨奶奶一个月前在家不慎摔倒,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天佑医院骨科团队和多学科会诊,为她实施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今天顺利出院。

百岁老人跌倒骨折

杨奶奶摔倒后,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面对高龄老人的复杂情况,该医院建议老人保守治疗,回家静养。杨奶奶回家后每天只能卧床,剧烈的疼痛让她寝食难安、痛苦不堪。经过一番了解和考察,子女们将杨奶奶送往上海天佑医院骨科。

102 岁老人今天出院!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天佑医院骨科朱宗昊副主任接诊后,对老人进行细致的查体和综合的病情评估:杨奶奶不仅疼痛厉害,且皮下有瘀血。X 光片显示她的骨折情况相当严重,骨头碎裂明显,并伴有短缩和错位。

「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复位,老人不仅要继续忍受剧痛的折磨,还可能因为长期卧床而引发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些都将危及生命。」朱宗昊介绍老人骨折的严重性,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成为老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们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让老人家尽早重新站起来。」在例行讨论会上,骨科主任邵擎东表示。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团队认为,尽管老人家已过百岁,但身体各项机能尚可,在严密的医疗监护下,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杨奶奶的儿女们不愿看着老人受苦,几经思考、商量之后,他们一致愿意「放手一搏」。正是家属的信任和理解,让这次手术顺利开展。

多学科联合护航

因杨奶奶是最高龄的手术患者,无论是术前准备、术中管理还是术后护理,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对此,骨科和手术麻醉科、ICU 等多学科专家们都非常重视,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可以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

102 岁老人今天出院!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手术前准备阶段,医护们密切关注血液状态、肝肾心肺功能以及营养水平等关键指标,以确保杨奶奶在手术中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入院第二天,朱宗昊副主任及骨科团队成功为杨奶奶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过程中,首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随后采用微创的髓内钉技术进行内固定。尽管面临骨头碎裂严重、复位难度大的挑战,朱宗昊副主任经过几次尝试和调整,最终成功将髓内钉放置在理想的位置。

手术非常顺利,杨奶奶的骨折部位得到有效固定,碎裂的骨头在髓内钉的支撑下也将逐渐愈合,最终恢复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手术后,杨奶奶在 ICU 接受严密术后监测。术后第二天,杨奶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由 ICU 转至普通病房。为促进杨奶奶快速康复,护理团队为杨奶奶提供包括疼痛管理、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等周全的护理服务。 

如今,杨奶奶神志清醒,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正常饮食,下肢功能也在逐渐恢复,已经能够坐起来,通过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等治疗,后续可以重新行走。

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根据传统观念,老年人手术耐受性差,因此不少老人骨折后会选择保守治疗,卧床休养。但长期卧床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骨折后手术治疗技术上已很成熟,为老年骨伤患者带来了希望,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有效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

102 岁老人今天出院!年龄不是骨科手术的禁忌症

虽然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大,但是通过医护及多学科密切配合,临床上很多高龄老人通过手术重新站了起来。「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忌症,只要患者评估符合手术标准,应尽量选择手术治疗。」骨科主任邵擎东建议。

上海天佑医院为高龄老人实施骨科手术并非个例,不过,像杨奶奶这样超过百岁的老人还是第一例。随着技术的成熟,将会有更多高龄的骨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