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7
原创

恩施孕妇宫腔感染后休克 医生驱车 14 小时往返护佑来汉救治成功

孕 19 周突发意外,湖北恩施女子宫腔感染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紧急奔赴恩施抢救,又连夜将患者护送到武汉进一步救治,经过与产科等多科学团队不抛弃不放弃的联合抢救,终于创造奇迹,挽回患者生命。

「孕」途多舛 

死胎后女子休克命悬一线

28 岁的吴敏(化名)家住恩施,和丈夫李俊(化名)幸福恩爱,婚后一直都很想要一个孩子,然而命运多舛,吴敏经历了数次不良孕产史,并先后进行了两次宫腔粘连松解术。即便如此,二人要小孩的决心依旧很强,经过一年多悉心备孕,终于又在今年迎来了希望。

然而 5 月的一天吴敏再次出现流产迹象,即使经过努力仍然保胎失败,胎儿流产。尤其不幸的是,吴敏因宫腔感染出现脓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十分危急。当地医院立即通过专科联盟联系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求助,了解情况后,科室火速组建会诊转诊小分队,由科副主任饶歆带队,与朱芳芳医生和胡洪涛医生一起驱车 600 多公里奔赴恩施。

「我们到时,患者深度昏迷,持续高热,表现为宫内感染、血流感染引发的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还有神志都受到严重影响,病死率非常高。」饶歆副主任说。小分队到达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会诊抢救工作中,与当地医生沟通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评估转诊需求及风险。

经充分讨论后,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转诊势在必行,但路途遥远,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于是小分队全程保驾护航,密集监测,一刻没合眼,本身也是医生的丈夫李俊带着家人也驾车紧紧陪伴。就这样,两辆车一路飞驰,于 17 日安全抵达武汉。

医生保驾顺利转诊 

多学科合作奇迹挽回性命

通过中南医院重症专科联盟「绿色通道」,吴敏被无缝送入 ICU 病房。冯英医生和金星兵医生立马行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抗感染治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并进行了多次血浆置换、炎症因子吸附等,患者情况较前好转,但炎症指标仍然居高不下,考虑到感染源来自于宫腔,于是立即请来产科李家福主任医师、陈慧君主任医师会诊。

恩施孕妇宫腔感染后休克 医生驱车 14 小时往返护佑来汉救治成功
产科李家福主任医师(左)会诊查看患者

「感染源主要来自宫腔,目前感染状况难以控制,考虑是因宫腔内胎盘残留所致。」陈慧君主任医师认为,这些组织的清除是关键,而患者乳酸高达 24 mmol/L,远远超过常规脓毒症乳酸大于 2 mmol/L 的诊断标准,并且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血小板很低、凝血功能紊乱,现在无法耐受手术,并且患者有多次宫腔手术史,胎盘植入可能性大,冒然清宫还存在大出血风险,只能先稳定患者内环境。

情况似乎进入了困境,但专家团队并未放弃,为了保障吴敏的最大权益,制定了她情况稳定后的详细手术方案,并与家属沟通,取得了理解和同意。

幸运的是,重症医学科医护的不懈努力有了回报,吴敏的情况出现了短暂的稳定期,乳酸下降到了 7 mmol/L 左右,终于等来了宝贵的手术时间窗。此时感染指标仍无好转迹象,经多学科讨论,清宫虽有风险,但对患者病情的逆转至关重要。

在确定手术时间并制定应急预案后,重症医学科团队联系输血科紧急行血浆置换并输注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产科团队抓住宝贵的时间窗顺利进行了清宫手术,清理出 100 多克残留组织。

感染源清除后,通过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持续的器官功能支持和密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的体温、感染指标、血压逐渐好转,5 月 22 日,吴敏终于醒过来。5 月 27 日,经过 10 天的救治,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都慢慢恢复了。

恩施孕妇宫腔感染后休克 医生驱车 14 小时往返护佑来汉救治成功
重症医学科彭志勇主任与患者交流
恩施孕妇宫腔感染后休克 医生驱车 14 小时往返护佑来汉救治成功
产科陈慧君主任医师(右)查看清醒后的患者

6 月 6 日,吴敏多项指标都回到正常水平,顺利出院,将返回老家继续康复治疗。

彭志勇主任表示,患者病情危重,从医学层面说,救回来的可能性非常小,最难之处在于休克难以逆转以及炎症因子的控制,抢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强大的医疗技术、专科联盟救治体系作支撑,也得益于多学科医护密切合作,不计任何代价地去抢救,另外,患者自身强大的生存意志也很重要。他说:「对于基层的急危重症患者,只要当地有需要,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难,我们都会毫不犹豫提供帮助,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