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4
原创

血糖谜案,颅内追凶查真相

「圆润」

「满月脸女神」

「水牛背小公主」

当这样的标签出现在一个女性身上,相信任谁都不好受。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来了这么一位范女士,她是由于血糖「过于放飞自我」前来住院的。但查房时,郭中秋副主任医师和廖庆辉副主任医师看到她的 向心性肥胖(圆润)、多血质面容(满月脸)、背部脂肪垫(水牛背) 等的体貌特征,眉头一皱,「事情并不简单」。

他们对其进行了继发性糖尿病筛查,直觉告诉他们,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幕后黑手」——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江湖人称「皮质醇超人」,它的绝招就是让身体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还附赠高血压、高血糖、水肿、低钾血症、骨质疏松等「豪华套餐」。而范女士的这次疾病,极有可能是「ACTH 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在作案,也就意味着垂体可能藏了个微小却捣蛋的腺瘤,正偷偷指挥肾上腺「加班加点」生产皮质醇。

但难题来了,MRI 这位「透视眼」竟然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难道是这垂体腺瘤练就了隐身术?

垂体 MRI 阴性并不能排除这个捣蛋的垂体瘤病灶的存在。如果不能对范女士的病灶进行定位,她在未来仍将会持续面临皮质醇增多带来的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诸多并发症,以及较常人更高的致残率、病死率。

这下,内分泌科的刘敏主任医师坐不住了,她拉上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一众「名侦探」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经过一番烧脑分析,大家一致决定使出「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VAP)刺激试验术」这一大招。

血糖谜案,颅内追凶查真相

4 月 3 日,神经外科贾军主任率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颅内追凶」。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岩下窦血管这条「垂体瘤罪犯」最可能留下「罪证」的「隐形通道」里置入导管,严格保证在岩下窦血管及外周同步采血,就像在大脑的迷宫中布下了天罗地网。

血糖谜案,颅内追凶查真相

最终,这些珍贵的「证据血样」被火速送往实验室,经过精密分析,真相大白于天下——垂体里的确有个「犯罪分子」,而且还有偏爱的「作案路线」(存在优势分泌侧)!

这一发现,不仅让范女士的病因水落石出,更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是对库欣综合征的一次完美狙击,更是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典范。整个过程,不仅考验着手术技巧,更是对团队协作的极致展现,内分泌代谢科与神经外科等科室携手,演绎了一场「颅内缉凶记」。

库欣综合征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度的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包括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多血质外貌、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皮肤瘀斑等。

库欣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型及非依赖型,前者包括垂体腺瘤导致 ACTH 分泌过多引起的库欣病和异位 ACTH 综合征。当这两种情况难以区分时,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是确诊库欣病的金标准。

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

血糖谜案,颅内追凶查真相

一种血管内置管介入采血的方法,岩下窦内血液主要由脑垂体回流,在该处采集血样标本,可直接反映出垂体激素的输出情况,通过比较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可以为库欣综合征做出精准的病因学诊断。

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指出,在库欣病或异位 ACTH 综合征难以鉴别时,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是确诊库欣病的金标准。如同时联合去氨加压素刺激试验则可进一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使其特异性接近 100%。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